刘涛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青面大胎记”--太田痣为什么要且只能用激光治疗

发表者:刘涛 人已读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太田痣,这名字太专业了。但是看过或听过水浒传的,应该知道其中有一位英雄叫青面兽杨志,文中描绘其外表时写到“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老大一搭“青记”指的就是太田痣了。青面兽杨志的青面表现出来的是凶狠和冷酷,打架的时候甚至能帮助他提升武力值和战斗力,这也是他的青面兽的兽字的由来吧,但并没有说他是青面仙杨志,可见这种疾病确实影响外貌的美观。

太田痣也叫眼、上腭部褐青色斑,眼真皮黑色素细胞增多症。是1938年由日本人太田正雄首先报道的,故以其名命名(知道为啥这名字怪怪的原因了吧)。这种疾病波及巩膜(也就是白眼球)及三叉神经支配的面部皮肤(三叉神经是面部的感觉神经)呈蓝褐色斑状损害。也就是说太田痣发病都在脸上,白眼球也有部分变蓝的可能。

(图片显示巩膜蓝染)

太田痣应该和遗传有一定关系,有家族内多人患病的报道,但也不是父母有,孩子就一定会有,这只是一个概率的问题,且发生的几率不是很大。

太田痣好发于有色人种,如东方人(中、日、韩)。60%以上的患者出生时即有这种斑片出现在脸上其余病例多在10到20岁之间出现,偶见有的女性患者在怀孕的时期出现发病的情况。患者中女性明显多过男性。

典型的太田痣单侧分布,一般位于眼周、颞部(太阳穴附近)、额部、颧部和鼻翼部,颜色为淡青色、灰蓝色、褐青色至蓝黑色的斑片或斑点,约2/3的患者同侧的巩膜(白眼球)出现病损--巩膜蓝染。这种颜色的变化和黑色素颗粒所处的皮肤层次、深度相关,位置越深颜色越发蓝。斑片呈中央色深,边缘逐渐变浅的表现。斑点呈群集状分布,疏密不一。也有的中央为斑片,边缘为斑点。病损的颜色可因日晒、劳累、妊娠期、月经期而加重,有的在青春期内病损可进一步变大,颜色加重。青春期后基本稳定。

在显微镜下,太田痣病损处皮肤的真皮网状层上部的胶原纤维束之间聚集着大量菱形、树枝状、星状的黑素细胞,这些黑色素细胞也可向上扩展到真皮乳头层或向下到达皮下组织。而正常的皮肤里,黑色素细胞只存在于皮肤表皮基底层,其产生的黑色素颗粒则位于表皮各层,真皮层是没有黑色素的。

(图片显示正常的黑色素细胞的位置)

如果不进行治疗的话,太田痣终生不消退,无自愈可能。但好消息是除了不美观以外,没有其他自觉的痛、痒不适症状,而且太田痣的恶变机会极少(这个和黑色素痣不同,详见下一篇文章)。

治疗的目的:也就是想达到什么样的治疗效果。理想的情况下,第一目的就是让皮损的颜色减淡直至消失。第二目的就是尽量不留瘢痕。也就是说最好能让得病的皮肤变成没有得病的状态和正常侧的皮肤一样。这个两全其美想法在激光治疗出现之前是无法实现的。原因之一是大体上没有简单的办法可以区分皮肤内的病损黑色素和正常的皮肤组织,就好像在一团白泥里放入了一层或几层黑色的沙子。当时的治疗方法没有精确制导的定位杀伤,只有全面的焦土政策。要么治不全,要么全杀灭。比如曾经的干冰/冷冻治疗,皮肤剥脱/磨削治疗,手术切除植皮治疗等。缺点明显的令人发指,治疗后大片的瘢痕几乎没有美观可言。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想要有效的治疗,对皮肤的损伤就很容易大到难以承受,超过了皮肤自愈能力的极限,出现明显的皮肤瘢痕化。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换句话说,当面对太田痣时,当时治疗的方式就只能当做治疗黑色素痣一样对待。

(图片显示植皮术后的效果)

那为什么要且一定要选择激光治疗太田痣呢?

先说说激光治疗的机制:

激光治疗主要以Q755和Q1064两种激光为主,原理是太田痣病损斑片的真皮层存在许多异常的粗大的黑色素颗粒,身体的免疫系统对其失察(原因不清楚)。激光治疗后并不是直接提取黑色素细胞,消灭这些可恨的“敌人”,而是粉碎之,使之崩解,方法是高大上的“光爆破原理”——皮损内的黑色素小体选择性的吸收光子的能量,在一瞬间发生爆破变成更加微细的粉末或者颗粒,进一步刺激免疫系统,随皮屑或淋巴血液系统排出体外。

好,关键的总结一下为什么要用激光治疗太田痣了。因为太田痣的皮损内黑色素颗粒的大小、密度、层次分布的合适,占有正常皮肤的比例较低。激光可以选择性的破坏这些色素颗粒之后,不对皮损处的皮肤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或者说,激光打击之后的皮肤在其自愈能力之内,可以完全恢复而不留下瘢痕组织。只有激光治疗,能有希望达到所谓的理想治疗效果,既治疗了色斑,又不留瘢痕这是激光治疗之前所不能相像的,是手术,冷冻,电离子,化学剥脱等治疗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缺少激光的穿透性及选择性,无法从白泥中特异的损伤消灭黑色的沙子,只会把白泥一起铲除或切除,必然是留下瘢痕的结局。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比如太田痣这种疾病,一定要选择激光治疗。

本文系刘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刘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