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出血的鼻内镜下诊治
鼻出血是耳鼻喉常见急症之一,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人群,表现为反复少量鼻腔出血、涕中带血、鼻腔出血迅速但可自止但仍反复出血、鼻腔出血不止等情况。
鼻出血的病因
1)局部原因可为鼻腔黏膜的原因如糜烂、溃疡、挖伤;也可为鼻腔内血管出血,表现为血管突起、血管瘤样改变等;鼻腔鼻窦内生长肿瘤或其他新生物等,如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癌、鼻窦肿瘤等。
2)全身原因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肝肾慢性疾病和风湿热、中毒、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内分泌失调
鼻出血的家庭处理
1)用手按压鼻翼部或行鼻腔填塞后按压鼻翼部,填塞物最好选用棉球、纱布,纸巾也可以代替,填塞后按压鼻翼部数分钟,即使有少量出血无需更换填塞物,此方法对鼻腔前部出血特别是鼻腔黎氏区的出血有效,如按压止血无效,考虑为鼻腔后部出血可能性大,需及时医院就诊。
2)保持坐位,身体稍前倾,切勿吞咽流入口内的血液,一是可以防止大量吞咽后造成的恶心、呕吐,二是可以评估出血量的多少。
3)可以颈部放置冰块或冷毛巾冷敷,有助于止血。
4)如果观察到鼻腔出血呈现线样流出或自口内大口吐出,需及时医院就诊。
5)如果患者患有高血压、口服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建议来院就诊。
鼻内镜下的处理
鼻内镜是目前鼻科疾病诊疗的重要工具,因其可提供良好的视野,局部的放大效应,配合专用的器械,操作的灵活性,是鼻科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鼻腔为前面上下径小后面高的结构,自前鼻孔的孔隙内凭肉眼观察后鼻腔后部各部位的情况是不可能的,通过鼻内镜系统可灵活的观察到鼻腔内的各个隐蔽结构,这些结构中也常常为鼻腔出血的好发部位。通过鼻内镜系统可以观察到确切的出血部位(见图1、2)
在确定出血部位后,可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对于黏膜出血,多为黏膜糜烂、溃疡,可选择填塞或者电凝止血。对于血管性出血,多选择电凝止血,对于患有高血压未控制、凝血功能差的患者,也可选择鼻腔填塞止血,后期行电凝止血。对于血管粗大,出血迅速,或伴有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必要时选择全麻下探查并电凝止血。
部分患者在来到医院后,有不再出血的可能,这时查鼻内镜有不能发现出血点的可能,为后期治疗带来一定难度,通常选择观察处理,如有再次出血,行鼻内镜检查。
本文系刘海成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刘海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