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耵聍栓塞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 司楠楠 索利敏
耵聍,俗称“耳屎”,是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成薄片状,一般正常情况下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会自行脱落排出,无须清除。但有的耵聍状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如尘埃、小虫子等)的作用。如果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障碍,逐渐聚集成团,阻塞于外耳道内,称为耵聍栓塞,临床上多见于老人和儿童。根据耵聍栓塞的程度及所在位置导致不同症状。外耳道未完全阻塞者,多无症状;完全阻塞者可有听力减退。若耵聍压迫鼓膜可引起耳鸣或听力减退;若耵聍遇水膨胀可刺激外耳道皮肤出现肿胀、疼痛、流脓或听力骤降;若压迫外耳道后壁皮肤,可因刺激迷走神经耳支而引起反射性咳嗽。通常,较小的耵聍可用镊子或耵聍钩取出;若耵聍较硬或耵聍与外耳道嵌顿时不易取出,需用专门药液浸泡软化后将其冲出。
通常用碳酸氢钠注射液软化耵聍(目前无厂家生产专用耵聍软化剂,临床可用碳酸氢钠注射液替代),通过浸泡使耵聍软化以便冲洗。
点药方法:
1、取1支碳酸氢钠注射液(3%-5%,10ml),用5ml或10ml注射器抽取碳酸氢钠注射液,拔掉针头,做好点药准备。
2、患者取侧卧位,患耳朝上,患者本人或家属将注射器里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向患耳外耳道内滴5-6滴或者能在外耳道口看到药液充满,点药后要按压耳屏数次,以便附着在外耳道耳毛上的药液能进入耳道深部,否则点药达不到浸泡目的。每次滴药后患耳向上静置5~10分钟。
本点药方法同样适用于中耳炎或外耳道炎需要点药的患者,通常用抗生素类滴耳液。个别患者点药后可出现眩晕、恶心等症状,不必惊慌,多由于药液较凉引起的前庭反应,静卧休息片刻后可缓解,冬天易出现,注意点耳药液需放置于常温下,不要放入冰箱。
3、碳酸氢钠每天点3~5次, 根据具体情况2~3日后(有的1-2天即可)待其全部或部分膨化,再来医院复诊冲洗。
爱耳小贴士:耳朵有自洁功能,不要经常用锐器掏耳,如发现耳痒、耳闷、耳痛、耳流脓、听力下降、眩晕等不适及早来医院就诊。

本文是索利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