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毅 三甲
刘毅 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

不可忽视青少年扁平足------微创防治青少年平足症

5655人已读

扁平足是常见的,逐渐受到重视,被认为有一定致残率。扁平足是最常见的青少年临床问题。EI,Bordin,Morley和Jerosch调查了10岁左右儿童(7-13岁)中,扁平足的发生率类似(4.0-19.1%,平均1.2%)。多伴有疼痛、活动能力下降,是多数父母非常关心的事情。

blob.pngblob.pngblob.png

1、青少年扁平足不容忽视

足部是人体主要的承重部位,正常足跟与足背借韧带与关节形成足弓,使足部有较好弹性,能够缓冲外力的冲击、震荡,还对行走时足底的神经起到保护作用。这是人类自如的跑步、跳跃、长途跋涉及做高难度的技巧动作的基础。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足部大约到15岁才基本发育完全,从幼年到青少年期间,足部最容易受到伤害。如果足部出现功能障碍,将会影响足部的支撑与平衡功能,甚至产生错误的姿势代偿,影响更多的下肢肌肉骨骼韧带以及脊柱的生理健康,从而严重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青少年平足症约占足部病变的60%,主要分为先天性平足症和青少年后天性平足,其中先天性平足是由先天性因素造成的足弓塌陷,包括跗骨联合、副舟骨、先天性垂直距骨等等,而青少年平足症除外先天性因素,可因站立过久,负重过多,营养、休息不足,足部韧带、肌肉逐渐发生慢性劳损和萎缩,导致弹簧韧带和跖腱膜破裂,造成内侧纵弓进行性塌陷,形成平足。虽然两者病因有所不同,但均表现为足弓塌陷伴前足外翻及后足外展,均会造成患足在长途行走、奔跑时易疲劳,其速度、耐力及爆发力都不如正常足。

平足症起病隐袭,早期出现踝中部和中足于负重后疼痛和肿胀,可发散到小腿下部。早期行走时疲乏无力,随着病情进展,病人可以自己发现足弓外形塌陷,往往用足内侧行走,可有跛行。足部骨关节及软组织出现病变,足弓丧失并出现前足逐渐外展、后足逐渐外翻,表现出明显平足畸形,当其跟骨外翻和前足外展明显时,可出现跟骨和外踝之间的撞击而疼痛,不能正常穿鞋等。还可表现出距下关节等足关节的退形性变及关节炎,出现足部明显疼痛,有的还可以发生跖骨应力疲劳性骨折,久之,还可造成整个下肢或脊柱出现代偿性改变,出现姿势不良、脊柱倾斜、内八及O型腿等问题,甚至成年后可能出现膝踝关节不适、肩颈腰背紧绷、足底筋膜不适、脊椎角度易改变等疾患。

2、早发现、早干预是预防、治疗青少年足踝部健康问题的关键

近视、龋齿等疾病的防治已成为当前中小学体质健康调查、预防保健的重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核心就在于早期发现、早预防、早干预。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当前对于中小学学生足踝部健康保健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重视不足、理念相对滞后,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足踝外科起步较晚、宣传教育不足等多种原因使多数教育工作者、家长对于足踝部健康问题了解甚少,很多学生直到出现明显的症状临床表现才就医诊治,甚至很多学校要求学生必须穿戴不符合足踝部健康要求的鞋子。

大多数青少年足踝部健康问题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并采用适当的功能锻炼、穿佩正确的矫形鞋、足弓垫、减轻体重等多种方法,起到减轻支持足弓的韧带张力、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后足对线,防止平足等畸形进展之目的,以规避后期发生下肢、脊柱病变的可能。

3、青少年扁平足的现代诊断方法

与以往标尺测量、足底印迹法模糊等相对粗糙的方法相比,目前可采用足底压力测定、红外线扫描等方式,可完成对足部各项数据的检测和评估。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此方法不仅能测算出足部常规解剖参数,更能够精确测量、记录、分析足底各区域应力分布,进而对足踝部的整体健康情况有着更为科学的分析和把握,可以实现动态、定期对比分析;此方法无任何创伤、无放射性损伤等副损伤发生。

4. 青少年扁平足的现代防治

部分平足患者可通过功能支具和鞋垫来缓解症状。目前功能鞋垫的应用已被证实能够对多种足踝部疾患起到优异的治疗和预防之功效。通过足底压力分析、NAS检测手段和3D打印技术个性化定制鞋垫和支具,穿佩简单易行。但所有的鞋垫和支具仅仅是维持足弓和改善症状,不可能完全治疗平足症畸形。

blob.png

症状明显的平足患者,可通过微创手术来解决。在局麻下,通过长度1cm切口,耗时10min-15min在足内置入制动器,对内侧纵弓起到支撑作用,并起到防止异常的前足外旋,纠正距骨舟骨脱位或半脱位,维持正常的足内侧序列,同时可以恢复足弓和人体正常生物力线。若伴有跟腱挛缩,可并行跟腱微创延长术。术后1个月可戴支具保护下锻炼行走,2个月后可恢复运动功能。

blob.png blob.png

手术前后的对比:

左边为术前 右边为术后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手术前后足弓明显恢复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手术后跟部轴线恢复正常

5.作者简介

blob.png刘毅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足踝医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关节分会骨科学会足踝学组青年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足踝学组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足踝学组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固定学组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足踝学会委员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审评专家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编委。

参加AO创伤高级研修班和AO足踝高级研修班;在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进修创伤和Ilizarov技术;在中国足踝外科矫形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学习足踝疾患的诊治。长期从事骨与关节创伤疾患的诊治工作。

擅长:足踝疾患如踇外翻、扁平足、高弓足、马蹄内翻足、类风湿足、踝关节扭伤、糖尿病足、其它先后天畸形等疾患的外科治疗;骨与关节创伤性疾患的中西医结合诊治;骨感染、骨缺损、骨不愈合等骨科疑难疾患的外科诊治。

出诊时间:星期二下午、星期五下午

出诊地点: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北区二楼骨科门诊

刘毅
刘毅 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