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问题回答
一、耳聋的基本概念
正常的人耳,能听到频率为20 Hz~20000 Hz,声强为0dB的声音,人类言语频率通常在500 Hz~3000Hz之间。而所谓的听力障碍就是人的听觉中枢的传音、感音、听神经各级中枢发生的病变。听力减退的定义为听力损失未达到耳聋程度的,又分为重听、闻之不真。
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病率
语前聋儿童发病率为1000分之一,其中特发性25%,非遗传性25%,遗传性50%。遗传性耳聋中综合征的占30%,非综合征占70%;非综合征中1-2%为X-连锁遗传,15-24%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75-85%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三、听力障碍的分级(1997年标准)
较好耳在500、1000、2000和4000HZ的平均气导听阈进行分级;
分为四级:轻度26-40 dB;中度41-60 dB;重度61-80 dB;极重度>80 dB
四、听力障碍儿童的预警征象
年龄 | 预警征象 | 年龄 | 预警征象 | ||
3月龄 | 1.对很大声音没有反应 2.不注视人脸,不追视移动人或物品 3.逗引时不发音或不会笑 4.俯卧时不会抬头 | □ □ □ □ | 18月龄 | 1.不会有意识叫“爸爸”或“妈妈” 2.不会按要求指人或物 3.不会独走 4.与人无目光对视 | □ □ □ □ |
6月龄 | 1.发音少,不会笑出声 2.紧握拳不松开 3.不会伸手及抓物 4.不能扶坐 | □ □ □ □ | 2岁 | 1.无有意义的语言 2.不会扶栏上楼梯/台阶 3.不会跑 4.不会用匙吃饭 | □ □ □ □ |
8月龄 | 1.听到声音无应答 2.不会区分生人和熟人 3.不会双手传递玩具 4.不会独坐 | □ □ □ □ | 2岁半 | 1.兴趣单一、刻板 2.不会说2-3个字的短语 3.不会示意大小便 4.走路经常跌倒 | □ □ □ □ |
12月龄 | 1.不会挥手表示“再见”或拍手表示“欢迎” 2.呼唤名字无反应 3.不会用拇食指对捏小物品 4.不会扶物站立 | □ □ □ □ | 3岁 | 1.不会双脚跳 2.不会模仿画圆 3.不能与其他儿童交流、游戏 4.不会说自己的名字 | □ □ □ □ |
五、新生儿听力筛查
0136F原则
0:0月龄初筛,出生3-5天进行,使用耳声发射或自动脑干听诱发电位;
1:未通过初筛的,在满1月时复筛(我国为42天);
3:未通过复筛的,在满3月时进行听力诊断,明确性质及程度。
6:明确诊断的,满6月时进行干预;
F:坚持随访。
筛查技术界限标准
以中度听力损失为界限,而不是以正常听力为界限
六、听力障碍的治疗
1.药物或手术治疗
某些传导性的耳聋,可透过药物或手术治疗。
2.佩戴助听器
要从助听器获得最大的效益,需要时间及耐心,抱着积极的态度及采取实际步骤来配戴助听器,同时家庭、朋友及健康听力顾问的支援都非常重要。
佩戴时间:诊断听力损失的1月内佩戴助听器;助听器使用半年无效,则行电子耳蜗植入术;单耳可以不配助听器,但双耳优于单耳;双耳聋,一耳电子耳蜗,另一耳可行助听器;避免过度干预和干预不足。
儿童要定期更换耳模,尽可能使用软耳模。
对于婴幼儿一般采取耳背式
佩戴助听器适应症:佩戴年龄最早3月;小于6月的患儿听阈大于60 dB HL可以配助听器,40-60dB HL在未来6月内有可能出现好转;1岁以上ABR到40 dB HL为适应症。9月以内双耳极重度聋的(双耳脑干反应未引出的)双侧佩戴组听器,1岁行电子耳蜗手术。孩子半岁到一岁,体重八公斤以上,可以考虑植入人工耳蜗,最佳的植入年龄应该就是1岁左右。
3.选用辅助听力仪器
助听器并不能在任何环境中都得到最佳的听力。辅助听力仪器可以单独使用或配合助听器使用,令听力达到更好的效果。辅助听力仪器可分为四大类别︰一、无线调频系统;二、电话辅助装置;三、生活辅助装置四、娱乐辅助装置
七、听力障碍的注意事项
1.杜绝近亲结婚,做好孕前、孕期耳聋预防,减少产伤。
2、积极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尽量早期发现婴幼儿耳聋,尽早治疗或做听觉言语训练;
3、提高生活水平,健康饮食,适当运动,预防糖尿病、高脂血症,防治传染病。
4、严格掌握应用耳毒性药物的适应证,尽可能减少用量及疗程,特别对有家族药物中毒史者、肾功不全、孕妇、婴幼儿和已有耳聋者更应慎重。用药期间要随时了解并检查听力,发现有中毒征兆者尽快停药治疗。
4.避免颅脑损伤,尽量减少与强噪声等有害物理因素及化学物质接触,戒除烟酒嗜好。
5、注意耳部卫生,预防耳部感染;掌握正确的擤鼻法,预防中耳炎
6.不随意清理外耳道,防止异物、污水入外耳道,耳朵痒可以用75%乙醇或3%硼酸酒精浸在棉花上涂擦,
7.避免长时间接触噪声:聆听采用60-60原则,耳机音量60%;连续聆听不超过60分钟
8.双侧听力严重损失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安心住院治疗,不宜外出。两耳全聋,由于听不到车声,在路上行走是很危险的。久聋患者,对无声的世界已经适应,一般情况下不会出危险,也可能由于别人的不重视而出现不安全的隐患。
9.戴助听器的患者,要爱护助听器。
10.饮食注意:限制脂肪脂类食物;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类食物;多食含锌的食物;多饮牛奶。
本文是王勤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