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山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前列腺功能失调症的诊断

发表者:陈武山 人已读

前列腺功能失调症的诊断

(原名“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功能失调症

众所周知,前列腺是男性最大的附性腺体,除有参与生殖方面的外分泌功能之外,还有对人身产生内分泌作用的功能,以起调节体内神经、血管及组织细胞等多种作用。由于前列腺是腺体组织,不可避免的也会受到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的生理、病理及情绪的影响。当身体其他部位产生异常反应时,就有可能对前列腺组织产生影响,从而引起此前所谓的“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的病症。比如,当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神紧张或劳累时,往往其前列腺局部及全身症状就会加重,反之,则明显减轻。这也是临床上经常能看到的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表现之一。而临床上常被称为“紧张性前列腺炎”的那一病症,更是与患者的精神状况密切相关。所以,就临床实际而言,大多数此前称为“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的病症,其实,应该诊断为“前列腺功能失调症”,更为恰当一些。

说到为何将“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定名为“前列腺功能失调症”的另一些理由,总结起来应该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为了解除人们对“炎”症的误解,避免滥用抗生素。由于一说到“炎症”,人们马上就会想到用消炎药来解决问题,而一想到“消炎药”,就会马上想到使用抗生素来治疗。由此,当诊断为“某某炎症”时,不论是否是细菌感染的炎症,医生也好,患者本人也好,甚至药师也好,都会极力推荐患者接受抗生素的治疗。他们甚至以为,只要是治疗“炎症”就必须使用抗生素才能解决问题,却不知道,临床上有近70%被称为“炎症”的病症与细菌感染无关,也就是说,有近70%的“炎症”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或者说,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这种滥用抗生素的结果就是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细菌产生耐药的周期越来越短,抗生素的失效时间也就越来越快。结果,就可能出现越来越多的疾病无药可治。为了避免以上误解,将本不属于“炎症”的“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定名为“前列腺功能失调症”应该是更科学、更实际的。

第二点是从生理结构上对比看,男女性器官有对应性。也就是说,男性的前列腺就相当于女性的子宫,如果说处于青壮年的女性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症”,那么,青壮年男性出现“前列腺功能失调症”也是常见的现象。

第三点是从治疗角度看。由于此前(包括现在)有许多医生在诊断了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而大量使用抗生素,但治疗却不见任何效果。更有甚者,因为滥用抗生素引起了人体的菌群失调,而由原来的“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治成“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了。而如果通过精神放松、运动健身、注意劳逸结合,再配合中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祛痰散结、益肾填精、消积排浊等疗法治疗后,则病情能明显减轻,或者痊愈。由此可见,将“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命名为“前列腺功能失调症”,更能切合临床实际。

第四点是致病因素方面,前列腺功能失调症只是长期前列腺慢性充血引起。而引起前列腺慢性充血的原因与致病菌无关,其前列腺也没有明显的实质性病变。细菌培养也是阴性。

第五点是通过重新命名该病后,修正了治疗方案,提高了临床疗效,也破解了“慢性前列腺炎无法彻底治愈”的怪论。

基于以上五点内容,笔者认为将原先诊断为“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的病症,改为“前列腺功能失调症”更为妥当。

问:既然如此,该如何来确诊“前列腺功能失调症”呢?

答:从检查情况来看,主要是需要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相鉴别。前列腺液检查情况为:乳白清晰,无混浊,pH值正常。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仅少量白细胞,或白细胞≥10个/HP,不似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那样白细胞大量、有成堆或满视野,而且卵磷脂小体尚在正常范围内。前列腺液和分段尿培养无致病微生物生长,并多能排除其它病原体感染。

细菌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功能失调症鉴别诊断表

—————————————————————————————————

鉴别点 细菌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功能失调症

——————————————————————————————————

病 因 细菌通过血行、淋巴或直接 长期前列腺慢性充血

蔓延至前列腺

病 理 腺泡及周围组织有多核细胞、 腺泡扩张,有炎症样细胞浸润,

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腺 腺体间组织水肿,精囊腔内白

叶中有明显的纤维增生,小 细胞和红细胞没有增加

管为脓液或上皮细胞阻塞,

精囊有慢性炎症变化

直 肠 前列腺大小正常,较小或稍 前列腺较正常稍肿大,质软,

指 诊 在,硬度增加,有硬结,有 压痛不明显

压痛

前列腺 白细胞明显增多,有时有红 白细胞增多,卵磷脂小体减少

液镜检 细胞增加,卵磷脂小体减少

或消失

细 菌 大多为阳性 阴性

培 养

———————————————————————————————————————

本文是陈武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