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海飞 三甲
杨海飞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

(科普)化疗后粒缺发烧需要注意的点

8802人已读

化疗是淋巴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大部分病友通过规范的化疗或移植,都会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甚至治愈,但是化疗的同时也是与自身作战的过程,难免会发生感染,今天,我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化疗中感染后治疗的一些小知识。

化疗或者移植后的病友,容易出现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现象,比如中性粒细胞偏低导致发热,或者感染部位不是明显,即使做了病原菌培养,仍然会显示阳性率低,比较难找到感染的根源。

临床的一些调查显示,化疗中的病友感染和发热会以下几种原因导致:

1.第一,正在使用PICC导管化疗、有消化道黏膜炎病史、以及3个月内用过广谱抗生素,同时中性粒细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细胞偏低超过7天,这些都是因为化疗副作用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偏低引起发热的一些重要危险因素

2.第二,在我们国内的临床统计中,由于中性粒细胞偏低而引起的发热,有一半多的病友能明确找到感染部位而进行对症治疗,最常见的就是是肺部感染,同时上呼吸道、肛周、血流感染也是比较多的。

3.第三,有大概1/10左右的病友会导致微生物感染,也就是俗称的细菌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全部细菌总数的一半多。

4.第四,不同感染部位的致病细菌也是有明显差异的,比如流感染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为主,肺感染则以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黄曲霉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

病友发烧后,医生会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抗生素治疗,目的是覆盖最常见和毒力较强的细菌、病毒或真菌,直到获得准确的病原学培养结果,再根据培养结果准确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

对于症状比较轻的低危病友,一般的初始治疗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一些经验性抗菌药物。推荐联合口服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同时要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态并及时的与主治医生沟通,如果病情加重要到达医院。反复发热或出现新的感染迹象而再次住院的病友,一般会采取静脉注射广谱抗菌药物,经验性用药常规进行治疗。在此提醒高危病友如果发生感染发热,必须立即住院治疗,不要耽搁。

好了,今天的感染治疗知识就介绍到这里,主要还是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祝每位病友安全度过化疗期,早日康复,回归到正常生活中来。

杨海飞
杨海飞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