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辰华
杨辰华 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内科

中药降尿酸吗

11229人已读

患者,男,33 岁,已婚,销售人员,2017 年 7 月23日初诊。诉反复发作膝关节、足趾关节肿痛一年余,询问病史,因工作需要,晚上应酬多,经常饮酒、胡吃海喝,熬夜,平时不舒服时就服用别嘌醇、苯溴马隆、新癀片等药物,病情时轻时重。一周前又出现左足第一趾跖趾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夜间疼痛加重,影响睡眠与工作。要求中医治疗。来诊时查:血压150/100mm Hg,心率 84 次/min,体质指数(BMI)28.5.生化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11 mm/h,C-反应蛋白(CRP)29.7 mg/L,血尿酸(UA)650μmol/L, 甘油三脂 (TG)2.53 mmol/L,超声示:脂肪肝。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西医诊断:高尿酸血症、痛风关节炎;中医诊断:痹病,湿热痹阻证,治宜清热泄浊、解毒通络止痛。处方:土茯苓 45 g,萆薢20 g,薏苡仁30g,牛膝20g,蚕沙10 g,黄柏10 g,苍术10 g,茵陈15g,车前草20g,乳香6g没药6g。30剂,每日 1 剂,水煎服。戒烟酒,低嘌呤饮食,适当多饮水。

2017 年 8月 23日二诊:关节红肿退,足痛减轻,能正常行走,舌红,苔黄腻,脉弦。查血尿酸(UA)530μmol/L,守方继服 30剂。

2017 年9 月 24 日三诊:上述症状消失,尿酸降至(UA)415μmol/L。考虑到血脂高,减乳香、没药,加山楂20g、荷叶15g继续服用15剂以巩固疗效。

讨论: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高尿酸血症 (hyperuricemia,HUA) 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HUA 患病率达 5%~23.5%,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HUA 是痛风发生的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和最直接病因,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增高,痛风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HUA 与痛风之间密不可分,并且是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等)、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痛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古有“虎咬风”“历节风”等多种称谓。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丹溪首先提出痛风病名,其《丹溪心法》指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历节证是也。”后世沿用至今。清代医家林佩琴编著《类证治裁》云:“痛风,痹之一症也,初因风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致痛,至夜更剧。”明代医家龚廷贤《万病回春》指出:“一切痛风肢体痛者,痛属火,肿属湿,所以膏粱之人多食煎炒,炙、煿酒肉,热物蒸脏腑,所以患痛风、恶疮痈疽者最多。”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记载“自内而至者,以肥甘过度,酒食无节,或多食酪湿热等物,致令热聚下焦,走注足胫,而日见肿痛”。 这些论述明确记载了痛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诱发原因等。

值得一提的是,痛风“症似风而本非风”,受寒湿虽是其诱因之一,然非主因,湿浊阻滞才是其主要病机,且湿浊之邪生于内,患者多为形体丰腴痰湿之体,并有嗜酒、喜啖肉食之好。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主水液,主气化,肾气不足,气化失常,则水湿停滞。脾主运化水湿,脾虚运化失职,水液代谢失常则湿浊内生,水湿停滞,或成饮成痰,或蕴久化热,湿热痰浊停滞日久,痹阻经络,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发为痛风。说明痛风的发生与脾肾关系密切。

中药治疗痛风针对湿浊阻滞病机,用药以利湿泄浊为主,发作期以治标为先,清热祛湿,解毒化瘀止痛;缓解期以治本为主,健脾补肾,化湿通络。分清主次,标本兼治,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控制症状、降低尿酸的目的。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药不但可明显改善症状,且可降低血尿酸水平, 减少复发,避免西药的副作用,起到标本兼治之效。

除药物外,避免高嘌呤饮食(主要包括动物内脏、海鲜等)和中等嘌呤饮食(如鱼虾、肉类及菠菜等)的摄入,严格戒酒,减少抑制尿酸排泄药物(如利尿剂、阿司匹林等)的使用 ,多饮水,生活规律,适当控制体质量,平时坚持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并持之以恒,方能预防复发。

杨辰华
杨辰华 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