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付肾结石外科大夫有啥招?
尿液是人体泌尿系“河道”内涓涓流淌的“一江春水”,长年累月,经久不息。其实,尿液并非像看上去那样“清澈澄净”,它溶解了很多人体代谢废物和无机盐。当尿液中溶质(如钙、草酸、尿酸等)增多,或尿量减少时,就容易发生肾结石,给人们带来烦恼和痛苦。那么对于肾结石,外科大夫有哪些“妙招”呢?
第一:“不战而屈人之兵”——保守对症
肾结石的发病率很高。平均每一百个人就有一个人患病。是否所有肾结石都需要做手术呢?非也。对于那些体积比较小(直径小于6mm),表面光滑的结石就可以采用保守观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大量饮水,每天饮水量达到2000-3000ml;②适度运动,例如跳绳、跑步;③口服一些促进排石的药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保守观察”,并不等于“放任不管”。因为“小石头”也可能引起“大麻烦”。如果小结石引起尿路梗阻,停留局部时间大于两周,引起发烧、腰痛等等,都需要积极处理。
第二:“隔山打牛”——体外冲击波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通过体外碎石机器产生冲击波,由机器聚焦后对准结石,释放能量而击碎体内的结石,把“大石头”碎成“小石头”,然后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体外冲击波碎石不需要“开刀”,通过“隔山打牛”的方式解决战斗。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5mm到2cm的肾结石。比药物排石手段积极,效果明显;比手术取石创伤小,少受罪,是目前肾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但是,体外冲击波碎石也有一些弱点:①结石越大,需要再次碎石的可能性就越大,有时候需要两次或多次碎石才能清除体内结石,一般推荐碎石次数不超过3-5次,而且此间需要10-14天左右的时间让肾脏好好休息(肾损伤后修复时间);②对于直径大于2cm的结石或“鹿角形”的结石,体外碎石表示“力不从心”,这时往往需要其他方法治疗;③体外碎石对结石的位置有一定要求,可能造成“清石不利”。肾盂结石效果最好,长在肾中间的结石(上盏及中盏)效果次之,长在肾下面的结石(下盏)最差;④体外碎石专找“软柿子”捏,对于硬度偏小的结石(磷酸铵镁结石、二水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容易粉碎,而对于“硬骨头”(一水草酸钙结石、胱氨酸结石)则粉碎困难;⑤准妈妈(孕妇)禁用体外碎石,只能“另寻它法”。
第二:“开门见山”——经皮肾镜碎石
经皮肾镜碎石,就是在病人的腰部建立一条从皮肤到肾脏的通道,通过这个通道把肾镜插入肾脏,利用激光等“武器”,把肾结石击碎取出来。又叫“打孔取石”。经皮肾镜碎石适用于“大石头”(直径大于2cm)、“鹿角形”石头或“隔山打牛”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无法搞定的结石。对于部分输尿管上段的或“长条形”的输尿管结石,经皮肾镜碎石也是一种选择。
同样的,经皮肾镜碎石也有一些弱点:①容易造成出血。虽然大部分出血通过简单的手段(例如夹闭手术后放置的肾造瘘管),就可以止血。但是仍有少数病人会长时间大量出血,这时候外科大夫可能会采用一些积极有创的操作,例如血管栓塞、开放手术等手段来止血;②部分病人会出现发烧,这可能是因为尿液中的细菌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脓毒症的原因。
第三:“逆流而上”——输尿管镜碎石取石
输尿管镜技术采用“迂回战术”,通过病人的尿道进镜,“逆流而上”解决结石。输尿管镜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操作简便,安全无创,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治疗泌尿系结石不开刀,就可轻松完成。因为是直视下完成,因此碎石取石较体外碎石更加彻底。首次发现的输尿管结石可以首先尝试体外冲击波碎石。如果体外冲击波碎石“败下阵来”或者术后在输尿管形成很多“碎石渣子”(石街形成),输尿管镜就能派上用场。对于小石头(直径<8mm),形状光滑,结石与输尿管壁间存在间隙,结石周围无输尿管息肉包裹可以尝试采用套石技术;对于大石头(直径大于8mm),形状不规则,表面不光滑,结石被息肉包裹以及输尿管形成很多“碎石渣子”(石街形成)可以采用碎石法。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也有一些弱点:①对于泌尿系统感染急性期,应该在控制感染后进行。否则尿液中的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可能造成脓毒症。②如果遇到输尿管开口和输尿管壁段狭窄这样的“拦路虎”,输尿管镜就可能不能通过了。
第三:“最后一招”——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性手术取石
目前,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广泛应用,腹腔镜或开放性手术取石已经越来越少了。手术取石主要适合前面“三招儿”无法解决的肾结石,例如存在微创手术的禁忌症、微创手术治疗失败等。如果病人存在同时需要开放手术处理的疾病,比如肾内集合系统解剖异常、漏斗部狭窄、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或狭窄、肾脏下垂伴旋转不良等,也可以选择手术取石。但是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性手术取石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容易出现手术并发症。常常作为泌尿外科大夫对付肾结石的“最后一招”。
本文系刘茁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刘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