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结节,大烦恼?
想必朋友们有很多人在常规体检后,都会发现体检报告或多或少写着“肺结节”三字,有的结节医生十分重视,建议患者接受进一步检查;而有的结节则可以不用过于担心。

肺结节真让人摸不着头脑,这究竟是病不是病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肺结节。
肺结节严格上说并非是一种疾病,它可以是很多种疾病的具体表现,如肺部的炎症、肺里的良性肿物、淋巴结肿大以及令人害怕的肺癌等。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3cm的密度增高影,通俗讲就是CT上黑色的肺里有小白点。>3cm的白色块状影称为肺肿块,通常肿瘤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产生结节的可能性很多,从轻微的炎症到恶性肿瘤不一而足。
肺结节=肺癌?
不等于,不等于,不等于!(敲黑板)
那么,在那么多肺结节中,恶性的占比到底有多大?
美国有一个大型肺癌筛查研究发现,肺结节中96.4%为良性,也就是说,只有不到4%的肺结节是癌症。
亲,就是它说的:

我是不是那4%的倒霉鬼?
首先要看你是否具备患癌高危因素:
1.年龄大于40岁;2.吸烟(包括曾经吸烟);3.以前得过胸部肿瘤;4.结节有恶性表现(结节较大,越大恶性可能越高);5.有毛刺;6.位于上叶。

当然了,疾病的发生也并非绝对,即使你成功避开了以上所有危险因素,也不代表着你的肺癌患病概率就一定为0;同样地,有些农村老伯吸烟凶得很,眼看着肺癌危险因素占了大半,也有照样健康活到90岁的。

发现肺结节,应该怎么办?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2017年最新版的美国NCCN指南及2016亚洲共识:

① 高危结节(≥8mm且CT有恶性表现的结节):建议进一步PET/CT、穿刺活检或者直接手术切除。
② 中低危结节:根据肺结节影像学具体情况,由专科医生的指导给出定期复查方案。因为结节较小时鉴别良恶性非常困难,检查手段有限,总不能为了不漏掉4个而让96个白白挨刀子吧。
③ 小于4mm的结节:每年正常体检就可。
随访过程中结节会变成肿瘤,甚至转移吗?
研究表明,肺癌长大一倍平均需要30-400天,甚至更长,按照原则随访一般不影响治疗效果。
总结:
肺里长了不明不白的东西确实令人闹心,但肺结节不意味着肺癌,也不全表明我们离肺癌更近了一步,这和着名的“乙肝→肝硬化→肝癌”肝癌三部曲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况且,肺脏中的“好人”比“坏人”多得多呢。
此外,我们还需要明确一点,把“坏人”及时揪出来是关键,但想在“坏人”还没留下明确证据前缉凶却是很困难的,需要定期复查胸部CT观察结节变化,定期复查不影响治疗效果。
等到时机成熟,再把恶性肿瘤一锅端。做到不错杀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本文是高杨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