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黎金庆 三甲
黎金庆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 肿瘤科

下肢水肿原因多,处理方法各不同

8887人已读

下肢水肿原因与诊断思路

最近门诊来了不少下肢水肿的病人,发现许多病人对水肿发生的原因和重要性不是十分清楚的。当然我们也没有理由要求病人什么都懂,毕竟每人做一行,术业有专攻。如果病人对有一些基本知识,对医生诊治和患者自身调理还是有一定好处的。临床上经常会碰到许多病人,当他们有下肢水肿首先想到是不是肾出了毛病,甚至有人认为是尿毒症的先兆。水肿是指水分滞留在组织间,例如下肢水肿时,患部除了肿胀外,皮肤多呈紧绷,亮晶晶的,如果用手触压时,会有皮肤凹陷,有如凹洞,久久才会弹起来。这种情形与一般因外伤引起组织肿胀或发炎引起的浮肿处是不一样的,除了少有凹洞外,触碰时也多有疼痛感。事实上有许多疾病都会造成下肢水肿的情形,常见原因如下:

一、肾病水肿:当有下肢水肿时,首先应自我捡查的是水肿只出现一侧或两侧,如果只有一侧肢体发生水肿,基本不考虑是肾性水肿。因为肾脏功能不好,所产生的水液代谢障碍,尿液无法排出,造成水分滞留在体内,对身体的影响是两侧性的,不会选择性的只在左侧或右侧的下肢水肿。肾性水肿是对称性的,有肾病病史或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并且患病时间长,尿有蛋白,尿红细胞增多、有管型。

二、血管性水肿:血管堵塞也可引起水肿,有可能是血管完全性堵塞,也可可能是不完全堵塞。单侧下肢水肿,多是血管问题引起,哪侧肢体血管堵塞,就那个肢体水肿,例如深部静脉血栓症,多在患侧的下肢浮肿,同时有皮肤表面潮红瘀血,但无局部温度升高。如果长期站立,例如外科医师做大手术时,交通警察服勤后,站柜小姐,或理发师、坐火车时间长,都会有两侧下肢水肿和麻胀感觉,那是因为长期站立,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经充分休息,患部抬高时,这种情况会改善的。

三、心性水肿:就是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如果心脏功能不良,例如瘀血性心脏病,心肌收缩力不够,使得血液滞留于周边血管,而下肢距离心脏较远,通常最容易引起下肢水肿,这是因为静脉血液滞留,血流便慢,血管内压增加,迫使水分往血管外跑而造成的,服用增强心肌收缩的药物改善血液循环,水肿情形也会获得改善。

四、肝病相关性水肿:当肝脏不好时,也会有下肢水肿,例如肝硬化的病人常见的临床表征就是脸我发黄、腹水胀大,下肢也水肿,因为胆汁滞留,血中胆黄素增加,沉积在脸上、皮肤或巩膜上面出现皮肤眼睛发黄,肝脏功能下降,白蛋白合成功能下降,血液中的白蛋白水平降低,血液渗透压降低,水分就渗透到血管外。白蛋白是维持血管内、外压力的重要因素,当它缺乏时,血管内的水分便往管外去,组织内的水也向组织间隙跑,于是水肿便形成了,加之肝硬化门静脉压力增高,就形成了腹水、下肢水肿。

五、下肢淋巴管阻塞:下肢淋巴管阻塞会造成淋巴液回流不良而形成水肿,例如因为血吸虫侵犯淋巴腺造成阻塞,不但下肢肿大,可胀至正常的3~4倍大,连阴囊也会肿大,所幸这种情形临床上并不多见。

六:营养不良性水肿:营养不良、严重的蛋白质流失,都会使血中白蛋白减少而导致水肿,这种情形严重时甚至造成全身性的水肿,不仅下肢水肿。

七、内分泌相关性水肿:有的年轻女性双下肢水肿,与月经期相关,每当来月经前后就水肿,月经过后自然消退,这种水肿原因不十分清楚,通常认为与内分泌有关,如经期前雌激素明显增高,导致水肿。这种原因不十分了的水肿,临床称为特发性水肿。

八、药物性水肿:有的药物也会引起双下肢水肿,如降压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药物副作用引起的水肿,调整药物或加一点轻剂量的利尿剂就可以改善。

遇到下肢水肿,我们的思路是,分析一下是否有肾脏、心脏、肝脏、血管循环、营养、贫血方面的原因,是不是年轻女性,与月经是否有。要观察是单侧还是双侧,看看是否合并有尿量减少。经常需检查大生化、血尿常规、肿瘤指标、B超、心肺功能等。

对双下肢水肿的处理与诊断,最终还是请医生诊断为好,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治疗。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员,是最好的。

黎金庆
黎金庆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 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