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口味!!!如何判断大便性状是否正常。
大便的「三看」
一看大便频率
对于便秘的人来说,长期排便不畅,可谓痛苦。
便秘是有诊断标准的:
排便次数减少(<3 次 / 周);
粪便干硬;
排便费时费力、排出不尽或需手法辅助排便;
症状持续至少 6 个月。
符合以上标准,才说明便便可能真的和你分手了。
而和便秘相反的,大概就是腹泻。
对于腹泻,也有明确定义:一般认为,每天大便 3 次以上,整天大便总量大于 200 克,并且大便含水量超过 85%,是腹泻。
如果问题严重,一定要及时向医生求助,不要理所当然地自行服用泻药或者抗生素等。
二看大便形状
关于便便的形状,可是有专业描述的,那就是「布里斯托大便形状分类」。
图片来源:网络
理想型便便应该是第四型,第三型和第五型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如果便便过硬,容易引起便秘,且伤及肠道,形成原因可能是蔬果进食较少。
如果过稀软甚至不成形,可能是消化不良、感染等。
此外,长期进食较少、进食稀软食物,也会导致便便稀软。
总体来说,如果不是便秘或腹泻,只要参考便便形状,来相应地调整一下饮食就行。
三看大便颜色
正常大便颜色是棕黄色和金黄色。
如果它变红了或者表面沾血,那么可能是肛门附近有出血,如直肠息肉、痔疮、肛裂等。
如果便便黑而发亮(柏油样便),则有可能是消化道比较靠上的位置出血,如胃出血、十二指肠出血等。
当然,这也有可能只是因为前一天吃过铁剂补血,或是多吃了一些猪血猪肝等。
如果便便变白了(白陶土样变),那么需要怀疑肝胆的毛病。
如果拉出了黏血便或者像果酱一样的便便,则可能是因为感染。
便便形形色色,不要单纯因为它的颜色异常就惊慌失措。多加留心,仔细观察,发现异常时及时就医就好。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