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宇丽
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胆脂瘤是什么?是怎么形成的?
4094人已读
外耳道和中耳会有胆脂瘤,大多数人对此不了解,胆脂瘤其实不是真正的肿瘤,是由角化扁平上皮组成的囊性团块,含有不等数量的上皮碎片,外层为一炎性的结缔组织。可侵蚀破坏周围的骨质,易复发。胆脂瘤是囊性结构,囊的内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囊内充满脱落上皮、角化物质及胆固醇结晶,故称胆脂瘤。
胆脂瘤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其中先天性起源于胚源性残留上皮,常见于岩尖、乳突和中耳。后天性胆脂瘤分为两种:继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称后天继发性胆脂瘤,继发于中耳渗液者称为后天原发性胆脂瘤。胆脂瘤形成原因:
(1)负压内陷学说:咽鼓管功能障碍及复发性中耳炎导致鼓室负压,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内陷,外耳道上皮因炎症反复刺激移行功能丧失,脱落的角化上皮堆积在内陷袋中,形成所谓胆脂瘤。
(2)上皮侵入学说:坏死性中耳炎可造成鼓膜边缘性穿孔及鼓室粘骨膜坏死,鼓膜及外耳道的上皮组织可移行到鼓室修复裸露的鼓室创面,形成胆脂瘤。
(3)基底细胞增生学说:基底细胞可通过柱状增生形式侵入上皮下组织,形成胆脂瘤。
(4)化生学说:慢性炎症刺激中耳黏膜上皮可化生为角化扁平上皮,形成胆脂瘤。
因为胆脂瘤有强大的破坏作用,因此,不管是发生在外耳道还是中耳的胆脂瘤都应该尽早治疗,手术清除。
本文是张宇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