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爱武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小儿腔镜诊疗技术简介之九 腹腔镜在小儿其它胸腹联合处疾病的应用
1708人已读
除了食管裂空疝之外,还有不少小儿胸腹联合处的病变是腹腔镜很好的适应症,如膈彭升、胸腹裂空疝、贲门失驰症等等。
膈彭升是指膈肌先天发育差、上移,正常膈肌顶在8-9肋间,膈彭升患者膈顶可以到达2-3肋间,压迫肺脏,腹腔脏器上移,还会发生扭转,危害较大。传统的开胸、或开腹行膈肌折叠术都因显露困难,创伤较大,而腹腔镜下显露清晰,脏器复位容易,镜下折叠膈肌可靠,可以连续缝合,也可以间断缝合,需要缝合、打结等较高的技巧。
胸腹裂空疝一般开腹手术,显露亦较困难,而镜下显露清晰,还纳腹腔脏器后切除疝囊、或从疝囊颈部切开横断,缝合修补膈肌即可,不需要防返流措施,操作相对较食管裂空疝简单。
贲门失驰症是指胃贲门及上端食管末端环肌紧张,不能松弛,吞咽困难,食管上段扩张,病儿不能进食,消瘦,营养不良。治疗方法是经胸、或经腹将食管下端及贲门环肌切开,解除梗阻,手术并发症是因食管粘膜易破裂而容易发生食管瘘。腹腔镜下游离食管,切开环肌层,不仅创伤小,而且由于腹腔镜的放大作用,不容易损伤食管粘膜。而且在镜下将胃底与分离开的食管环肌层缝合,覆盖食管粘膜,即防止食管瘘,又加强了食管防反流作用,减少年了手术风险。但开胸、或开腹手术此步骤因显露原因操作困难,单纯行食管环肌切开术有食管瘘或返流风险。
本文是李爱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