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晖 三甲
杨晖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

服用激素治疗视神经炎的患者—— 饮食及生活注意事项

10792人已读

激素抗炎是经常采用的治疗措施。 很多情况下都需要长期服用。 由于激素对身体机能的多个方面都有干扰,需要配合使用避免并发症的药物。而患者在饮食和生活上也有一些自己需要注意的事项:

1.饮食注意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引起向心性肥胖、满月脸、低钾血症等。控制饮食是每天都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清淡少盐,低热量。以高蛋白饮食为主,多食富含维生素B族、钙、锌、钾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少量多餐。禁烟、酒、辛辣、炸烤食物,可适当增加动物的肝、牛奶等。避免暴饮暴食。

低糖 控制食欲,避免肥胖

激素调节体内新陈代谢功能和体内脂肪的储存。会增强食欲,导致肥胖特别是腹部脂肪堆积。口服激素期间也可能血糖的增高。建议控制饮食、切勿暴饮暴食。注意低钠饮食,勿食用含糖分高的食物。吃少糖少脂肪的食品, 多吃水果蔬菜, 肉亦选择鱼或鸡肉。不吃油炸食品和腌制食品。感到饥饿时先吃水果蔬菜。

补钙 钙是全身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钙流失会导致骨质疏松。维生素D及钙水平与视神经炎的发生有关。口服激素可导致钙流失:可致骨质疏松。饮食中应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 食物。含钙丰富的食物,有奶制品,如低脂肪/无脂肪牛奶,奶酪,酸奶,加钙的豆奶;海带和虾皮;豆制品,如大豆、豆浆、豆腐等;动物骨头,如鱼骨;一些蔬菜也含钙丰富,如花菜,四季豆,雪里蕻,油菜、芹菜等。维生素D源食物: 鳕鱼鱼肝油, 三文鱼,吞拿鱼,马鲛鱼。同时增加一定量的户外活动,如晒太阳等,有利于增加维生素D的吸收。

补钾钾通过排尿流失。钾调节肌肉包括心肌的收缩。 血液中低钾会导致心律不齐和肌肉不规则收缩。亦会让人疲倦乏力。除口服补钾剂外,平日饮食可多食用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鲜蚕豆、红薯、马铃薯、山药、菠菜、苋菜、海带、紫菜、黑枣、杏、杏仁、香蕉、核桃、花生、榛子、青豆、黄豆、红小豆、绿豆、毛豆、羊肝、猪腰等。

低盐 体内储水与高血压,钠调节体内水的平衡,多钠会让体内储水,导致虚胖,尤其是眼圈和关节周围。 还可导致高血压。体内钠水平与视神经炎发病有关人们平时的饮食已经摄入过多的钠。例如,味精里也含钠,谷氨酸钠,有的人误以为,不用盐,以味精替代就能减少钠的摄入。控制食盐摄入量, 吃少盐的饭菜,不吃含盐量高的预制食品,腌制食品,如咸菜,咸鱼,咸蛋,方便面,罐头,不吃味精,少用酱油。

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主要材料,人的大脑、神经、、肌肉、内脏、血液,等是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增强机体抵抗力,构成抗体。口服激素可导致蛋白质代谢异常,降低体内蛋白吸收利用,可分解肌肉组织的蛋白,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增加感染的几率,也可使伤口延迟愈合或者不易愈合。含蛋白丰富的食物:如乳、蛋、瘦肉、鱼、虾、豆类及其制品。

2.患者也有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运动: 患者应该每日低强度的户外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生活规律。可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同时也可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可以改善口服激素所致的焦虑、抑郁等不适,保持好的心情。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可能受伤,口服激素患者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或者,另外,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几率,伤口不易愈合。

避免感染: 服用激素是为了抑制身体的免疫机制的过度反应。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身体的免疫机能。 在激素治疗期间,要注意防范感冒。 减少感染的可能, 如少去人流又杂又多的公共场所,用杀菌清洁液、勤洗手,注意口腔卫生,身上有小创口及时用处理等

有胃病史的患者:胃肠溃疡或出血。激素促进胃酸分泌,同时抑制胃内黏液的分泌,降低胃肠黏膜抵抗力;易引发胃肠溃疡出血或穿孔。 知患者宜忌饮食,如禁烟、酒、辛辣、炸烤食物;勿暴饮暴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每日晨按时进餐。

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使用激素过程中,更加要注意控制血糖。 不仅原来服用的降糖药不能停,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血糖水平,增加降糖药的剂量或种类,甚至需要短暂加上胰岛素控制血糖, 饮食上更加要加强控制,不吃含糖量高的点心和饮料,如白糖、红糖、甜点、冰淇淋、饮料等;少吃热量多淀粉和糖分多的食物;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食物,如猪油、牛油、奶油、及动物内脏、鱼子等。过甜的水果、含果糖和葡萄糖高的水果应限量,如食用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绝经期后的女性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活性维生素D分泌减少,消化道钙吸收也降低,本身就容易导致骨质流失、骨质疏松。而激素的使用增加了钙流失,所以要特别注意避免外伤,避免剧烈活动以免骨折。

应加强补钙、维生素D, 增加日照时间,甚至在医师指导下补充双膦酸盐药物。

本文系杨晖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pdf_link
杨晖
杨晖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