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了伟哥,硬是硬了,还能备孕吗?
提到“伟哥”,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自1998年诞生以来,这些蓝色/黄色的小药丸挽狂澜于既倒,让全世界无数男性重振雄风。虽然时至今日,人们对此类药物仍存在数不清的误解(以至于每次羊医生在门诊开出此类处方之前,都要详细科普和解释一大通),但其疗效是确凿无疑的,早已成为勃起功能障碍(俗称“阳痿”)的一线治疗药物。
另一方面,羊医生在此前的文章中提到:『在最佳受孕时间窗的那4-6天内,建议每天或隔天进行性生活,以保证怀孕概率最大化』(参见《如何抓住每个月最容易怀孕的那几天?》和《多久一次更容易中奖?备孕期间的性生活频率应该是这样》)。但如此密集的性生活频率,往往会让许多白天需要在职场上奋勇拼杀的男士们力不从心,关键时刻在床上败下阵来。
这个时候,有的人就会求助于伟哥类药物的帮忙。那么问题来了,吃了伟哥,硬是硬了,会影响精液质量吗?万一怀上了,胚胎质量会受影响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这样一项研究:
2014年5月正式发表在德国老牌男科学术期刊《Andrologia》上。
打头的第一个名字Y.Yang看着是不是特别眼熟?没错,正是羊医生本羊。
言归正传。羊医生和同事们是这样做研究的(分为体外和体内实验两部分):
体外实验
根据服药后黄色小药丸在精液中的分布含量,向精液标本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黄色药丸溶液,然后测定精液参数。
体内实验
之前先测定受试者的基础精液参数,然后给他们分别吃一粒蓝色或黄色小药丸,服药1小时或2小时后再取精测定精液参数。
蓝色/黄色小药丸对精液参数(精液量、pH值、精子浓度、活力和顶体反应发生率等)都没有不良影响。
羊婆卖瓜完毕。不过看到这里,作为羊医生的铁粉,您一定会发现事情有哪里不对。
『对呀,羊医生教导我们,不能单凭一项研究就下结论。我们应该把目前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论文都拿出来,做个荟萃分析,才能知道结果到底如何』
如果有如此的觉悟,那么恭喜您,您已经是一枚合格的羊医生粉丝啦~
不多说,来看今年最新的荟萃分析:☟
一共纳入了现有的、合乎标准的11项研究(羊医生的研究自然也包括在内)。
一共统计了1317名受试者的数据。
结果发现,
✔口服伟哥类药物后进行性生活,对精液量和精子浓度没有影响,反而还会提高精子活力。
✔但这种提高活力的效果仅限于男性不育症患者,对生育力正常者没有影响。
说明啥?
说明怀孕有困难的亲们吃了药,不但可以重振雄风,还能提高精子活力。
至于对胚胎质量的影响,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也没有用药后的致畸报道或数据。
所以,重点来了:☟☟☟
▌不管黄色还是蓝色小药丸,伟哥类药物对精液质量都没有不良影响,反而可能提高不育症患者的精子活力,所以可以在备孕期间放心服用。
PS:本文不是广告☺
参考文献:
1. Yang Y, Ma Y, Yang H, Jin Y, Hu K, Wang HX, et al. Effect of acute tadalafil on sperm motility and acrosome reac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 Andrologia. 2014;46(4):417-22.
2. Tan P, Liu L, Wei S, Tang Z, Yang L, Wei Q. The Effect of Oral Phosphodiesterase-5 Inhibitors on Sperm Parameters: 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 Urology. 2017;105:54-61.
作者简介
杨阳,男,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男性科医师,同济大学讲师。
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三全天,一妇婴长乐路西院男性科普通门诊。
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男科,博士毕业于德国吉森大学(Justus Liebig Universität Gießen, Germany)分子男科学(Molecular Andrology)专业。
擅长男性不育症、勃起功能障碍、早泄及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治。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同济大学青年优秀人才计划项目一项。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Developmental Cell、Journal of Urology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0.366。
—————— E N D ——————
编辑 | 杨阳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我是杨阳,一名生殖男科医生
专 业 解 决 “男” 言 之 隐
号外号外~ 杨医生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杨阳羊医生》隆重上线,赶快扫码关注吧~
本文系杨阳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杨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