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洪宇
张洪宇 副主任医师
龙岗区第四人民医院 儿科

孩子发烧挂号3700元?何时需要看医生,能交替用退烧药吗

5500人已读

最近一位宝妈在微博po出带发烧的娃去看急诊,单单挂号费就高达3700元,医生没开药,带娃回家自愈,看完打折还是花了4700元。这逆天挂号费引得吃瓜群众纷纷围观。

网友都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呀,大家还在这短短100多字的微博中找到了槽点:

发个烧至于跑去医院吗?没点医学常识吗?非要看这么贵的急诊吗?炫富吗?看那么贵,只让吃退烧药太亏了。退烧药不是不能交替着吃吗?……

也有人表示理解,去公立医院人多到不知何时能排上号,还要担心交叉感染,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娃最好的治疗而已……

连方舟子也凑个热闹,和这位宝妈怼上了。

这件事中大家最关心的,争论得最多的,无非是几个问题:宝宝发烧到底什么时候才需要看医生?宝宝发烧在家如何处理?发烧可以怎么用药?到底能不能交替使用退烧药?

一、 宝宝感冒发烧怎么判断需要去看医生?

普通感冒通常由多种病毒引起,是自限性的疾病,并不需要到医院治疗。假如宝宝发热的时候,精神状态良好,饮食、睡眠等生活都不受影响,一般在家里观察、护理即可。

急着带娃去医院,还会面临一个院内感染的问题。医院聚集了很多生病的孩子,更容易引起相互间的传染,让病情加重呢。

那什么时候该去医院看病呢?据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更新至2015年11月),宝宝发烧时以下情况应该去看医生:

1、出现嗜睡、异常烦躁
2、曾经在气温极高的环境中停留,例如高温的车内
3、出现颈硬、极度头痛、喉咙痛、耳痛、不明原因的疹子、不断呕吐或腹泻
4、脱水症状(例如口干、囟门凹陷、无尿)且无法喝水
5、有免疫系统缺陷,例如服用激素的孩子
6、抽搐
7、3个月以下的孩子体温超过38度
8、体温持续超过40度的所有孩子
有下列情况也应该去医院:
1、体温下降之后,仍然萎靡不振
2、病情加重
3、2岁以下孩子持续发烧超过24小时
4、2岁以上孩子持续发烧超过3天(72小时)

二、宝宝发烧在家如何处理?

监测体温

小宝宝体温超过39℃,大宝宝体温超过38.5℃可以使用退烧药。退烧药起效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服药后半个小时到2个小时内见效。使用退烧药后的1-2小时可以再测体温。

物理降温

1、不要用厚的衣被包裹,减少衣服,穿宽松的衣服,孩子觉得冷的时候要保暖。

2、房间开窗通风,可以降低室温。

3、大部分体温超过38.5度且感到不适的孩子,首选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只有在孩子对退烧药过敏、不耐受、呕吐(无法服药)的情况下才进行温水擦浴(或者洗热水澡)。

4、不推荐冰袋,不要用冰水给宝宝降温,也不要捂汗。

5、不要用酒精擦浴降温,因为它甚至可能导致孩子昏迷或死亡。

药物降温

1、使用退烧药的目的

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是有利于对抗感染的一种生理机制,使用退烧药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缓解症状,让孩子舒服一点。所以退烧药是“治标不治本”,不能治疗引起发烧的感染本身。

很多孩子吃了退烧药之后体温下降一点,但并不能完全降至37度以下,宝妈们也不用太焦虑,只要孩子精神好,不影响正常活动等,可以继续观察。对于不过高的发热又不伴有严重疾病,宝妈大可不必太急着要退热,给宝宝补充水分等就够了。

必须退热的情况是高热,或者有心脏病及其他危重症。一些宝妈觉得,哎呀这药不行啊,都不能降到正常体温,就随意换药,这是不行的。况且,退烧药起效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服药后半个小时到2个小时内见效,千万不要急着给孩子加药或者换药。

2、对孩子安全的退烧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小儿退烧药主要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是WHO推荐的3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剂量是10~15mg/kg,间隔时间4小时以上,每天最多4次。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但过量使用可能造成孩子肝脏损害。

布洛芬退热持久,抗炎、镇痛、解热,在美国是允许6个月以上患儿使用的退烧药。使用剂量是5~10mg/kg口服,每6个小时一次,每天最多4次。但使用布洛芬退烧过程中,会大量出汗,所以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的孩子。同时,布洛芬通过肾脏排泄,肾脏功能不好的孩子也要谨慎使用。

如果一天只需要服用2~3次退烧药就能缓解高烧时,最好只用一种药。

生活护理

主要有三个目的:舒服、防脱水、观察。

1、如果超过38.5度,那就需要吃退烧药,让孩子体温降至38度以下,从而缓解不适感。首选药物降温,而不是物理降温。
2、补充水分。除了吃退烧药,还需要大量的喝水,因为发热会导致脱水。宝宝不愿喝水,可以进食一些含水分多的食物,包括牛奶、果汁等,以预防脱水。

3、注意让宝宝充分休息。家长观察病情是否出现恶化,例如抽搐、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等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

三、退烧药到底能不能交替使用?

宝宝一发烧,一家人都乱了阵脚,想方设法帮宝宝降温,吃一种退烧药还没退到正常的37度以下啊,赶紧换药,可以这样操作吗?我们从用药和退热方面逐步分析。这里可以先放个结论,不是能不能的问题,是看情况需不需要的问题,而且要遵循医嘱。

关于高热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的问题,确实是有一些争议。但近些年,很多权威医学机构对这个问题还是有很明确的说法:只选用一种退烧药。

比如国外的儿科教材《尼尔森儿科学》,最新的版本里面依然是明确建议家长只选用一种退烧药。

比如,加拿大儿科医生协会的科普网站,也说的很明确:不要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因为可能导致剂量错误。

再比如,澳洲的NPS网站(政府拨款的非营利循证医学机构),也是不推荐以退烧为目的交替使用这两种药物。因为研究没有显示联合或者交替用药对孩子退烧有什么好处。

即便是在我国,2016年4月中国询证儿科杂志第11卷第2期的《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询证指南(标准版)》明确指出“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用于儿童退热,也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用于儿童退热(证据级别1B-D)”。

很多复方感冒药里面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孩子吃了感冒药,因为高烧又吃对乙酰氨基酚退烧,很容易导致药物过量损害肝脏。

增加一种药,就会增加吃错药的风险。如果出现药品不良反应,也很难鉴别是哪种药导致的。联用或交替使用两种退热药会增加风险。

而有些文献表明,在严格掌握药物剂量的情况下联用或交替使用两种退热药可以取得比单种退热药更好的退热效果,同时指出,并不能比单用更能改善患儿的舒适度。

而按照北京和睦家医院药剂师冀连梅所说,每隔2小时可换一种退烧药,24小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分别最多可以用5次和4次。那算起来,每天最多可以用9次退烧药!

对此做法,笔者的意见是坚决反对的。笔者不主张交替用两种退烧药,就算一种无效需要换另一种退烧药,也要间隔4-6小时(不是2小时);且24小时内两种退烧药加起来服用不能超过4次(不是9次)。

发烧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医学研究发现,发烧不仅仅能抑制病毒和细菌的繁殖,还能增加CD8淋巴细胞的数量,从而增强免疫功能。因此,发烧不是病。发烧是身体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身体抵抗感染的最主要的功能。所以宝妈宝爸在宝宝发烧的时候,大可不必那么紧张,发烧本身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所以吃完药之后,即便体温在38.5℃以上,只要孩子头疼这些症状的得到了缓解,退烧药的目的就达到了,而不需要追求将孩子体温降到自己所预期的正常。联合或者交替用药,追求孩子体温正常,只不过是为了缓解家长自己的“发烧恐惧症”,但却可能增加孩子不必要的风险。

张洪宇
张洪宇 副主任医师
龙岗区第四人民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