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前须知
发表者:孙克兴 人已读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是一种集中起病于4岁-12岁、以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伴多动、强迫症、对立违抗等多种共患病,部分患儿表现为难治性。共识在201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制订的《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建议》的基础上,更新了治疗方法和部分用药,增加了难治性抽动障碍的治疗、抽动障碍教育干预和预后评估等内容。
治疗原则
轻度抽动障碍患儿,主要是心理疏导,密切观察。
中重度抽动障碍患儿的治疗原则是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治疗并重。
存在多动、冲动、强迫观念等共患病症状时,需在精神科医师等多学科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对于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的中重度抽动障碍患儿,单纯心理行为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加用药物治疗等。
注:影响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称为功能损害,这是决定西药用药的基本前提。
一线药物:可选用硫必利、舒必利、阿立哌唑、可乐定等。从最低起始剂量开始,逐渐缓慢加量(1~2周增加1次剂量)至治疗剂量。
(1)疗程
1)强化治疗:病情基本控制后,需继续治疗剂量至少1~3个月,称为强化治疗。
2)维持治疗: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良好,仍需维持治疗6~12个月,维持剂量一般为治疗剂量的1/2~2/3。强化治疗和维持治疗的目的在于巩固疗效和减少复发。
3)停药:经过维持治疗阶段后,若病情完全控制,可考虑逐渐减停药物,减量期至少1~3个月。用药总疗程为1~2年。若症状再发或加重,则应恢复用药或加大剂量。
(2)联合用药
当使用单一药物仅能使部分抽动症状改善时,以及难治性抽动障碍,均需要联合用药。
注:中医治疗可参考以上疗程和联合用药原则
如共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或其他行为障碍时,可转诊至儿童精神∕心理科进行综合治疗。
非药物治疗
(1)心理行为治疗
心理行为治疗是改善抽动症状、干预共患病和改善社会功能的重要手段。轻症抽动障碍患儿多数采用单纯心理行为治疗即可奏效。通过对患儿和家长的心理咨询,调适其心理状态,消除病耻感,采用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家长、老师正确认识本病,淡化患儿的抽动症状。同时可给予行为治疗,包括习惯逆转训练、效应预防暴露、放松训练、阳性强化、自我监察、消退练习、认知行为治疗等。其中习惯逆转训练和效应预防暴露是一线行为治疗。
(2)教育干预
在对抽动障碍进行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儿的学习问题、社会适应能力和自尊心等方面予以教育干预。策略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鼓励患儿多参加文体活动等放松训练,避免接触不良刺激,如打电玩游戏、看惊险恐怖片、吃辛辣食物等。
注:个人认为,不良刺激的定性值得商榷,比如打电玩游戏,如果内容并非特别暴力,时间也在可控的范围内,比如学习之余,玩20-30分钟,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另外,在湖南、四川等地区,或者是喜欢吃辛辣食物的家庭环境中,如果辛辣已成为一种饮食习惯,其实没有太大的必要去勉强改变生活习惯。
家长可以将患儿的发作表现摄录下来,就诊时给医师观看,以便于病情的判别。家长应与学校老师多沟通交流,并通过老师引导同学不要嘲笑或歧视患儿。鼓励患儿大胆与同学及周围人交往,增进社会适应能力。
注:与孩子、老师坦诚交流很重要,可以促使大家正确认识问题,接纳孩子。中医针灸、推拿、以及传统锻炼方法均可归入非药物治疗范畴。
难治性抽动障碍的治疗
在排除诊断错误、选药不当、剂量不足、不良反应不耐受、用药依从性差等假性难治性抽动障碍后,可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联合用药、尝试新药、非药物治疗、共患病治疗等。其中联合用药包括抗抽动障碍药物联用、抗抽动障碍药物与治疗共患病药物联用等,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治疗、神经调控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也可以进行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联用。应用多受体调节药物联合治疗或探索新药,已成为难治性抽动障碍治疗的趋势。通常对于难治性抽动障碍患儿,需要寻求多学科协作(MDT),及时转诊至儿童精神科或功能神经外科治疗。
注:传统功法锻炼中,易筋经有可能是治疗难治性抽动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7,32(15): 1137-1140.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8-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