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内障
一、定义: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自觉眼前有固定不动的黑点,呈渐进性,无痛性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晶状体混浊,视力低于0.7以下即可诊断白内障。
三、治疗: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药物治疗白内障。对于影响日常工作或生活的白内障患者,手术是首选且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白内障手术主要有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四、注意事项及保健:
1.注意精神调摄:遇事泰然处之,心胸应宽广,保持情绪舒畅,要制怒,培养对养花,养鸟,养金鱼的兴趣来陶冶情操,能起到阻止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2.加强用眼卫生,平时不用手揉眼,不用不洁手帕,毛巾擦眼,洗眼,用眼过度后应适当放松,久坐工作者应间隔1~2小时起身活动10~15分钟,举目远眺,或做眼保健操,要有充足的睡眠,及时恢复疲劳。
3.积极防治慢性病,包括眼部的疾患及全身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最易并发白内障,要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4.尽量避免或减少强太阳光下工作,避免紫外线的直接照射。
5.多吃些富含天然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芹菜、白菜、青菜、番茄、草莓、柑桔、鲜枣等。饮食宜含丰富的蛋白质,钙,微量元素,多食含维生素A,B,C,D的食物,平时多食鱼类,能保持正常的视力,阻缓病情的进展。
6.要避免饮酒、抽烟,少吃动物脂肪和糖。
本文是赵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