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控制癌前病变,预防口腔癌
文章摘要:口腔癌容易转移、复发,且死亡率较高,但这类癌在发病前大多有癌前病变期,如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控制好癌前病变阶段,就能有效地减少癌症的发生。
口腔癌容易转移、复发,且死亡率较高,但这类癌在发病前大多有癌前病变期,如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控制好癌前病变阶段,就能有效地减少癌症的发生。
口腔癌中有90%是鳞状细胞癌,通常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年轻患者和女性患者有增多的趋势。癌症的诱发因素多种多样,和机体的免疫状态、内分泌、遗传等多种因素都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就舌癌而言,口腔中长期的不良刺激是重要的诱发原因之一。
减少对口腔黏膜的长期不良刺激
烟草和酒精是诱发口腔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长期进食过烫或是刺激性食物也会对口腔黏膜造成刺激,引起创伤。长期慢性口腔黏膜创伤,都有可能诱发癌变。
除了饮食对于口腔黏膜产生的不良刺激外,还特别提出了一个常见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重要问题,就是口腔卫生。关主任说,在临床中还有一类较重要的诱发癌变因素,那就是口腔内的残根、残冠或不良修复体(假牙)。残根、残冠或不良修复体,长期反复地与舌体摩擦,会造成长期的慢性口腔黏膜创伤性溃疡,因为患者没有特别明显的不适感,常常被忽略,直到出现严重的破溃、发炎影响正常生活,才想到去就医,但常常为时已晚。
“口疮”会不会癌变?
复发性口腔溃疡就是人们俗称的“口疮”,在人群中发病率达20%至30%。口内反复出现溃疡,时好时坏,有轻有重,严重的“口疮”可能影响饮食、说话,但这类溃疡无论面积多大,多严重,都会在一定时间内自愈,所以经常起“口疮”无须紧张,虽然这类溃疡反复发作,但是不会癌变。
而另外一些患者,也是因为口内出现溃疡,一直当做口疮治,但总也不好,溃疡还越来越大,四处求医,最终来到口腔科,已发展为舌癌。如果发现溃疡并治疗超过两周以上还没有愈合,需要及时到口腔黏膜科或口腔颌面外科(头颈肿瘤科)就诊,请专业医师进行判断。
定期检查早发现
一些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如扁平苔藓、白斑属于癌前病变,需要定期随访观察。这类疾病起初没有什么特殊症状,可能会感觉舌头变得粗糙、麻木,进食刺激性食物时有些疼痛,有的是无意中观察到有白色斑块等等,这需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请口腔黏膜病专业医师检查和诊断。
即使被确诊为白斑、扁平苔藓等口腔黏膜病,也不要过于紧张,不是所有的这类疾病都会发生癌变。一定要定期随访,出现疼痛时及时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目前来说诊断是否有肿瘤出现是需要组织病理学来确诊的,也就是常说的“组织活检术”,是目前的金标准。
最后,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定期到正规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口腔检查,尽早拔除口内的残根、残冠,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镶牙,戒烟限酒,合理膳食,放松身心,是能够预防口腔癌发生的;出现口内组织不适或发现白斑、色素等变化,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口腔科医师处咨询检查,切勿相信游医,以免贻误治疗。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口腔癌也不是那么可怕。
本文是冯芝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