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曹依群 三甲
曹依群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

什么是胶质瘤?

1524人已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脊柱肿瘤诊治中心

手术团队:曹依群,郝斌,卢云鹤

脑胶质瘤是由于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年发病率约为3-8人/10万人口。如同其他肿瘤(疾病)一样,胶质瘤也是由于先天的遗传高危因素和环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脑胶质瘤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以及肿瘤所处的部位进行如下主要分类:星型细胞瘤、少枝细胞瘤以及混合胶质瘤按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划分脑胶质瘤按肿瘤细胞在病理学上的恶性程度,可以进一步分类。低级别胶质瘤(WHO 1-2级),为分化良好的胶质瘤;虽然这类肿瘤在生物上并不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患者的预后相对而言,还是不错。高级别胶质瘤(WHO 3-4级),为低分化胶质瘤;这类肿瘤为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较差预后。目前虽然有很多关于胶质瘤的分级系统,但是最为常用的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分级系统。根据这一分级系统,脑胶质瘤分为1级(恶性程度最低、预后最好)到4级(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其中,传统细胞病理学所谓的间变胶质瘤与WHO的3级相对应;胶质母细胞瘤与WHO的4级相对应。按肿瘤所处的位置划分脑胶质瘤可以根据其在大脑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类。小脑幕(一层包裹小脑的结缔组织)将脑组织分为幕上和幕下区域。据此,脑胶质瘤也为为幕上胶质瘤和幕下胶质瘤。幕上胶质瘤:位于小脑幕上,主要是大脑半球,为成人最常见脑胶质瘤(70%)。幕下胶质瘤:位于小脑幕下,主要是小脑半球,为儿童最常见脑胶质瘤(70%)。桥脑胶质瘤:位于脑干。脑干包括间脑、桥脑和延髓三个部分,其中桥脑控制了包含呼吸等重要的功能。在桥脑进行手术,具有很大的风险。

如同其他肿瘤(疾病)一样,胶质瘤也是由于先天的遗传高危因素和环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一些已知的遗传疾病,例如神经纤维瘤病(I型)以及结核性硬化疾病等,为脑胶质瘤的遗传易感因素。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其脑胶质瘤的发生机会,要比普通人群高很多。此外,一些环境的致癌因素也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相关。有研究表明电磁辐射,例如手机的使用,可能与胶质瘤的产生相关。但是,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虽然大部分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都曾有巨噬细胞病毒感染,并且在绝大部分的胶质母细胞瘤病理标本都发现有巨噬细胞病毒感染的证据,但是,这两者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词,目前也不是十分清楚。

从病理发生学角度而言,胶质瘤是在内部遗传易感因素与外部环境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下,在细胞的遗传物质及表观遗传物质水平,发生了足以致癌的突变(以及突变的组合);这些突变,驱动细胞持续的进入细胞周期进行有丝分裂、逃避凋亡、躲避细胞的生长接触抑制、躲避免疫抑制等,并使细胞获得与持续增长相适应的能量代谢异常、诱导肿瘤新生血管生长、缺氧与坏死等改变。与不同级别胶质瘤的临床与细胞病理表现所相对应的分子改变也有所不同。例如,低级别胶质瘤主要表现为细胞低速的分裂增生;而高级别胶质瘤则表现为高速的细胞分裂增生以及伴随的新生血管生成以及肿瘤的缺氧、坏死。为了系统地了解胶质瘤的分子病因学,美国在2008年启动了胶质瘤的分子基因图谱工程。通过对胶质瘤的DNA进行测序,发现平均每个胶质母细胞瘤,有高达5个分子突变。其中,NF基因是最常见发生突变的抑癌基因;EGFR是最常见的原癌基因。这些分子突变,驱动各种信号通道的表达并构成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分子基础。

脑胶质瘤所导致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取决其占位效应以及所影响的脑区功能。胶质瘤由于其在空间的“占位”效应,可以使患者产生头痛、恶心及呕吐、癫痫、视物模糊等症状。此外,由于其对局部脑组织功能的影响,还可以使患者产生其他的症状。比如,视神经胶质瘤可以导致患者视觉的丧失;脊髓胶质瘤可以使患者产生肢体的疼痛、麻木以及力弱等症状;中央区胶质瘤可以引起患者运动与感觉的障碍;语言区胶质瘤可以引起患者语言表达和理解的困难。胶质瘤由于恶性程度不同,其所产生症状的速度也不同。例如,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病史往往在几个月甚至上年,而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病史往往在几个星期至几个月。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体征,可以初步推断出病变的部位以及恶性程度。但是最终的定位、定性诊断,还要综合考虑其他的检查,包括磁共振以及最终的诊断标准--病理诊断。

曹依群
曹依群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