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肺癌治疗的新武器——免疫治疗
肿瘤的免疫治疗,虽然有长达百年的发展史,但一直没有重大进展。直到2013年《Science》将免疫治疗列为十大科学突破的首位,免疫治疗才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对于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居于首位的肺癌,尽管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依然很差。免疫治疗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向,尤其在近两年,免疫治疗终于从临床研究进入临床实践,正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主流选择之一。
一、西医免疫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
免疫治疗不同于化疗,它通过免疫系统达到对抗癌症目的,也是生物治疗的一种。至2015年,免疫治疗的范围已从黑色素瘤扩展至肺癌,临床试验也证实了PD-1或PD-L1免疫治疗的作用,同时还认识到哪些患者最可能获益于免疫治疗。对于鳞癌和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比标准二线化疗方案,使用纳武单抗 (nivolumab)可改善总生存。早期研究报告显示纳武单抗和派姆布罗珠单抗(Pembrolizumab)一线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一样有效。实际上,美国目前已经批准了上述两个 PD-1 抑制剂上市了,并推荐这两种治疗为标准治疗,而把化疗推到了更后线,这是一种趋势。不过,中国目前都还没有批准这些免疫治疗药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大肺癌患者就能从这些药物治疗中受益。
二、中医免疫治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虽然西药在免疫治疗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于国内肺癌患者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这些新的治疗药物价格昂贵,也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说起中医药免疫治疗,其实历史悠久,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医大师刘嘉湘教授就在全国肿瘤免疫工作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扶正治癌”理论,并指出治疗虚损不足的中药,具有增强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抑制癌肿发展的作用。
目前中医药对肿瘤免疫系统增益作用的研究已渐趋成熟,研究证实补益类中药,如黄芪、人参、冬虫夏草、女贞子、 枸杞子等,能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功能。一些经典的扶正方剂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可以提高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外周血IgG、IgA、IgM水平,提高外周血CD3、CD4、CD4/CD8、CD56水平,并能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率和绝对值计数。
中医理论认为,肿瘤与毒、瘀、痰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除了扶正方剂,其他如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软坚散结药等可能通过干预不同的途径来发挥重要的肿瘤免疫调节作用。我们课题组研究发现解毒散结类中药复方能升高肺癌患者血CD3-CD16/56数值,降低调节性T细胞水平,并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具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免疫治疗取得的成就使其超越了传统化疗、放疗和手术,成为癌症治疗的新标杆。将来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于免疫治疗与其它传统治疗联合、中西医联合,以及在疾病早期即开始免疫治疗等,让更多的肺癌患者获益。
本文是方志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