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自元
主任医师
湖南省肿瘤医院
腹外科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治疗新进展
2442人已读
壶腹部周围肿瘤起源于十二指肠、壶腹部及胰腺等,良性肿瘤仅占10%左右,大部分为腺瘤[36-37]。早期治疗方案为肿块局部切除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但随着内镜技术的进展,十二指肠乳头的良性肿瘤行内镜治疗者越来越
多[38]。对于胆管下段和胰管内的良性肿瘤,大多数专家认为内镜下肿瘤切除仍需慎重[39]。但也有专家认为经球囊辅助和(或)括约肌切开,病变能充分暴露在肠腔内,只要病变的管道内生长部分<1 cm也可以在内镜下完全切
除[40]。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但也有容易复发、切除不完整、遗漏部分局灶癌等缺点及易发生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有学者将内镜治疗的指征总结为:经超声内镜评估后肿瘤直径<2.5 cm,浸润深度<4 mm,胰管扩张<3 mm[41]。如果内镜治疗失败或肿瘤复发,则需要外科手术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笔者认为,内镜治疗壶腹部良性肿瘤的重点在于术前详尽的影像学评估,包括超声内镜、MRCP、增强CT等,结合术中快速病理学检查,术前应进行MDT多学科讨论,建议先行内镜检查、活检和治疗,有怀疑癌变、切除不完整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采用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成形术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总之,针对目前胆道良性疾病诊治的争议,应通过MDT诊疗模式,达成共识,后续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及早制定相关指南,从而能更加统一规范治疗,为病人提供最佳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