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夏蔚 三甲
夏蔚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眼科

青光眼概述

1684人已读

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眼压升高的水平和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与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发生的发展有关。青光眼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有一定遗传趋向。在患者的直系亲属中,10至15%的个体可能发生青光眼。

青光眼概述

青光眼是由于眼压超过了视神经所能耐受的程度而引起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组眼病。在日本称为绿内障,我国元朝和明朝时称为绿风内障,在神农本草经中称为青盲。

青光眼是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我国属第四位致盲眼病,患病率0.21%至1.64%。我国以闭角型患病率最高;青光眼有遗传倾向。

由于视网膜节细胞的死亡不可逆,因此青光眼致盲不可逆!

青光眼分类及分期

(一)原发性青光眼

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分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和正常眼压型青光眼两种。

2.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分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上分为五期,分别是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期、缓解期和慢性期。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上分为三期,早期为房角粘连伴或不伴有眼压升高,进展期表现为视野缺损,晚期出现管状视野。出现完全失明则为绝对期。

(二)继发性青光眼

(三)先天性青光眼

青光眼的治疗

因为一旦视神经受损伤是无法修复的,因此青光眼治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或减慢进一步的视野损伤,而不是改善视力。目前青光眼的治疗以降低眼压为主,可采用的方法有:药物、激光、手术。

针对不同的青光眼类型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所不同。

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应以手术治疗为主,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早期患者可施行虹膜周边切除术,多数可达到治愈。但较晚期的患者,通常需要行眼外引流手术(最常用为小梁切除术)。但在手术前应使用药物尽量将眼压降到正常水平。

对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一旦明确诊断就应该治疗,可先用药物或激光治疗。当视野或视神经的损害加重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未明确为青光眼的病例,当眼压超过30毫米汞柱时,因为其患青光眼的可能性非常高,不必等到视野或视神经的损害出现就可以开始治疗。

婴幼儿一旦确诊为先天性青光眼,首选手术治疗,药物只能作为手术前准备。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降低眼压来防止视神经的损害。

对不同的患者而言,要求眼压下降到多少是不同的,一般需将眼压稳定地控制在15-20毫米汞柱之间,有些更严重的青光眼患者,可能要求眼压水平更低,以阻止进一步的损害。即使对同一患者,希望达到的眼压即“目标眼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病程时对眼压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因为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所有患者必须定期随访。

此外,青光眼手术后也同样需要定期随访检查,一是观察控制眼压的效果,二是观察有无手术并发症的出现。

即使是目前手术成功的患眼,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身体状况的变化,有时也会发生眼压又失去控制、视神经损害加重等病情进展。

每一个青光眼患者无论是药物还是手术治疗,都要遵照医生的嘱咐和要求,终身定期随访检查。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夏蔚
夏蔚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