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需要外科医生干预的
根据(2015)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神经病学会)以及神经外科专家的意见
一、颈动脉颅外段狭窄
推荐意见:
(1)对于近期发生TIA或6个月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同侧颈动脉颅外段严重狭窄(70%~99%)的患者,如果预计围手术期死亡和卒中复发<6%,推荐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Ⅰ类,A级证据)。CEA或CAS的选择应依据患者个体化情况(Ⅱ级推荐,B级证据)。
(2)对于近期发生TIA或6个月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同侧颈动脉颅外段中度狭窄(50%~69%)的患者,如果预计围手术期死亡和卒中复发<6%,推荐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Ⅰ类,A级证据)。CEA或CAS的选择应依据患者个体化情况(Ⅱ级推荐,B级证据)。
(3)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50%时,不推荐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4)当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有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指征时,如果无早期再通禁忌证,应在2周内进行手术(Ⅱ级推荐,B级证据)。
四、颅内动脉狭窄
推荐意见:对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70%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在标准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作为内科药物治疗的辅助技术手段,但患者的选择应严格和慎重(Ⅲ级推荐,C级证据)。
对于颅内外动脉硬化性闭塞的手术指征---来自神经外科的建议:
1.年龄12-70岁;
2.DSA确诊为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者闭塞;
3.既往12个月内有与病变血管相关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发作的病史(包括<1/2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4.距最近一次脑卒中发作间隔3周以上;
5.距最近一次脑卒中发作后相关并发症及急性期治疗1个月以上;
6.排除大面积脑梗死(梗死灶>1/2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
7.mRS计分0-2分;
8.CTP检查提示存在灌注不足的存活脑组织;
其他类型:
烟雾病
推荐意见:烟雾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时,应首先考虑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治疗。不能接受手术治疗者,建议口服抗血小板治疗。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服用两种及以上抗血小板药物会增加出血风险(Ⅱ级推荐,C级证据)。
本文是孙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