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马昆
马昆 主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 消化科

中医治再生障碍性贫血医案

3742人已读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多种发病机制导致的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损伤,从而出现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和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再障发病可能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再障主要见于青壮年,其发病高峰期有2个,即15~25岁的年龄组和60岁以上的老年组,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根据骨髓衰竭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病程进展情况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以及急性和慢性再障。慢性再障属于常见的血液系统难治性疾病,目前国际上对慢性再障的治疗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其中依赖于输血的慢性再障可采用环孢素联合促造血治疗;不依赖于输血的慢性再障可采用环孢素和(或)促造血治疗,通常副作用明显且治疗费用较高,往往令一般患者难以承受。

该病属于中医学“虚劳”、“髓劳”、“血证”等范畴,主要表现为气血亏虚、脏腑失和,正如《张氏医通》所载:“人之虚,非气即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脾肾亏虚是该病的基本病理机制,脾主统血,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生骨髓,主藏精,精血同源;肝藏血,主疏泄,调畅气机,肝虚气郁亦可影响脾肾的气化功能,从而加重病情,故临床治疗应以健脾补肾为主,滋阴养肝为辅。大量研究证实,健脾补肾中药能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生长,对缓解再障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慢性再障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个优势病种。现介绍一则本人医案,供大家临床参考。

【医案】

患者,男,80岁,退休干部,2017年11月23日初诊。主诉:间断乏力4年,加重半月。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乏力,双下肢为甚,伴偶有头晕,无呕血黑便,无腹痛腹泻,无胸闷胸痛,未予重视和系统诊治。近半月患者乏力逐渐加重,伴头晕、心慌,无胸痛,活动后明显,特来我院就诊。既往有冠心病史30余年,高血压病史15年,血压控制可。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2.40×109/L,RBC 1.59×1012/L,HB 58g/L,HCT 16.5%,PLT 64×109/L,MCV 103.8fl,MVH 36.5pg;铁蛋白 514.50ug/L;叶酸 >20.00ug/L;肿瘤标志物、尿常规、便常规均未见异常;腹部超声示:左肾多发囊肿内伴钙化,肝胆胰脾右肾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初步考虑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待进一步检查明确,患者家属考虑患者高龄,拒绝骨髓穿刺等检查,要求中医保守治疗。刻下症见:乏力,伴头晕,面色苍白,偶有心慌气短、咳嗽咳痰,无发热,偶有牙龈出血,平素性格急躁,口干,间断腹胀,纳差,眠多,大便不成形,夜尿频,2-3次/夜。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

中医辨证:虚劳 气血两虚证。

中医治法:益气养血,疏肝健脾补肾。

中药处方:

生黄芪60g 当归20g 柴胡10g 黄芩6g

炒枳壳12g 白芍20g 党参15g 炒白术15g

熟地15g 炒山药30g 盐杜仲10g 枸杞子15g

天花粉15g 阿胶10g(烊化)大枣15g 炙甘草6g

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

服上方3剂后,患者诉乏力较前减轻,头晕好转,食欲增加,夜尿减少,复查血常规示:HB 65g/L,效不更方,嘱守上方续服1周;12月4日患者诉诸症好转,无特殊不适,复查血常规示:HB 81g/L,嘱守上方再服1周;12月12日患者复查血常规示:WBC 4.88×109/L,RBC 3.42×1012/L,HB 111g/L,HCT 38.1%,PLT 391×109/L,基本告愈,嘱定期随访复查。

【按语】

中医经典《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记载:“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全面论述了虚劳的脉症,是后世治疗虚劳的重要纲领。劳而伤阳,阳气不足,在面则色白,在肺则呼吸短气,在腹则里急,在肾与膀胱则小便不利、少腹满;劳而伤阴,阴精不能滋养肝目则目暝;兼衄者,阴虚阳浮或阳虚不固皆可致络破衄血也。治疗以益气养血,疏肝健脾补肾为法,方中重用黄芪、当归为君取当归补血汤之义益气养血;辅以柴胡剂疏肝,党参、白术合四君子汤之义健脾,熟地、山药、杜仲、枸杞等补肾,共奏疏肝健脾补肾、和调脏腑阴阳之旨;大枣、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全方配伍合理,气血同补,脏腑阴阳调和,故诸症自除,取效甚速!

(本文于2017年12月25日已授权发布于《中国中医药报》。)http://www.cntcm.com.cn/xueshu/2017-12/26/content_38451.htm


马昆
马昆 主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 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