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福山 三甲
徐福山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 心理卫生中心

原创:临床心理求医必知系列之三 关于精神科的长期服药

1729人已读

我们都知道,病人是要吃药的,有些吃一段时间就可以了,比如感冒、牙痛等“小病”,而有一些需要终生服药,如高血压、心脏疾病等“大病”。

而我们为什么要吃药?不吃行不行?这话问得很多,也问得很好。其实回答不应该由医生或药师来回答,不然总被认为是有目的性。

应该不应该继续服药,不只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在我看来,它更是一个成本分析问题。这个问题,只能通过患者本人及家属来回答。

根据现在的研究结果,学界已经倾向把重症精神疾病的特征向慢性疾病来靠拢,何为慢性病?至少是持续时间长,根治成效不明显,复发可能性高。偏偏在当代,致病因素并不十分清楚的精神疾病还就是这慢病中的慢病。

做为医生,我们尽可能地治疗每一位病人,非常希望每一位都能完全地康复,不再受病痛的折磨,以后能好好的工作,生活,小孩子能上好大学,大姑娘能嫁个好男人,小伙子能当官发财,老年人能有天伦之乐,但这只是美好的愿望,现实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朋友,在医院处理得不错,一回家就犯病,理由很简单,就是自行停药。

而且,在我们这个专业,大多数减药停药的行为,都是家属代替决定和实行的。

我写这文章的目的,就是主要想和家属朋友们谈几句知心话:我了解中国人有怕服药多了不好的观念,我也相信药物的副作用真的很难受,我还更能明白你们希望患者从下一秒中开始,就是一个完全的正常人的理想。但一切都要符合这可恶的现实。不合实际的要求和行为,只会恶化他(她)的情况,毁掉其人生,这是你们想看到的么?

我刚工作的时候,在一年之中三次收治了同一个病人,每次都是短期治疗,刚刚起效,家人就急不可耐地把他接出院,说这地方一分钟也不能多呆,快走,然后几周后又不得不把他送来。我很奇怪,觉得这样子的家人不可理解,但年长的医生对我说:这不算什么,有反复住院50多次的呢!

身为专业精神卫生工作者,我不禁心酸也心寒,,,,没人比我们更清楚,精神疾病如果治疗不当,治疗不足程,药物不规律,复发之后的治疗难度是直线上升的。简单来说:原来吃一片药能控制住的症状,复发之后可能三片效果都不好了。

我们反复地和家属说这些问题,但很少有人能听得进去。去年底,一位母亲要求我让女儿离院,这位患者已经反复入院四次了。我把病情分析和她说清楚后,办理了出院手续,在离开之前,老人问我:“我们怎么办她能不再犯病?”我无言以对,之前的一早上的话都白说了。她根本没有接受到我们要表达的信息,就是女儿的情况根本没有治好,可以说只能是初有成效。

“您今年60多了吧?”

“嗯”

“您还能照顾她多久?”

哭泣

“她现在有病、没工作、也没有什么教育,除了你没有别的亲人,一但到了那天,怎么办?”

大哭良久,,,,,,“我还是想试试,她能不能回家就好了”

我们善良而固执的人民,请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清醒

徐福山
徐福山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 心理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