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马昆
马昆 主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 消化科

中医治疗癔病医案

5891人已读

癔病(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症,是一类由明显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所导致的以解离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疾病。解离症状又称为癔症性精神症状,是指病人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的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而表现为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精神暴发等。该病多发生于女性,患者容易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情感反应强烈,自制力差,易冲动,任性,烦躁,一旦受到精神刺激,就可犯病。癔病的表现可归纳为两类:一是兴奋占优势的症状,如大哭或笑、激动、吵闹、胡言乱语、手脚挥动、哆嗦或四肢发挺、憋气等;二是抑制占优势的症状,如抑郁、情绪低落、闭目不语、失音、失明、肢体瘫痪、感觉减退或消失等。症状虽多,但无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本病属于中医学“脏躁”、“郁证”、“百合病”、“梅核气”等范畴,乃因肝失条达、气机逆乱或痰蒙清窍、扰乱神明,致哭笑无常、精神恍惚、不能自主等。现介绍一则本人针药并用成功治愈癔病的案例,供大家临床参考。

【医案】

患者,女,80岁,农民,2017年3月11日就诊。患者家属诉其反复发作头晕、头闷不清伴间歇性惊恐不安、胡言乱语、精神错乱多年,曾经专科精神病医院诊断为癔病、焦虑抑郁症,间断口服卡马西平等抗精神病药物,效果不明显。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病史,规律服用降压药及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血压控制可。刻下症见:神志清楚,情绪低落,间断性头晕、头闷不清,间歇性胸闷憋气、惊恐不安、感觉过敏,甚则精神错乱、胡言乱语,发作停止后对刚发生的事情没有记忆、一无所知,无胸痛,偶有腹胀,全身乏力,纳眠差,长期大便干结,量少,脐周轻压痛,左下腹可触及肠形硬结,神经查体无异常。舌暗红,苔黄,脉细滑。

中医辨证:眩晕少阳阳明合病。

中医治法:和解少阳,通下里实。

针灸处方:内关穴,予针刺强刺激,同时配合言语暗示,可快速终止癔病急性发作。

中药处方:

柴胡12g黄芩10g法半夏10g炒蒺藜10g

炒栀子5g天麻10g钩藤10g川牛膝10g

生大黄10g炒枳实10g姜厚朴15g芒硝5g

珍珠母20g竹茹10g远志10g石菖蒲15g

白芍10g生甘草6g

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

患者服上方后当晚即解出大量宿便,第二天晨起即觉神清气爽,诉头晕、头闷不清均好转,食欲增加,无胸闷憋气,癔病未再发作,后患者家属担心其大量腹泻伤身,私下未加用芒硝,患者再次感觉头晕、头闷,腹部不适,大便不畅,嘱家属继续加用芒硝通便。后电话随访,家属诉其能生活自理,精神正常,癔病未再发作。

【按语】

中医经典《伤寒论》103条记载:“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该例患者以神经系统狂躁抑郁表现为主,乃少阳郁火与阳明燥热上扰心神所致,正合条文“郁郁微烦”之义且较之为重;消化系统表现并不明显,但经仔细查体,尤其通过腹诊可明显触及燥屎内结征象,结合患者长期便秘病史,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无误;治法以和解少阳,通下里实为主,兼豁痰开窍,处方以大柴胡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加用芒硝、厚朴取大承气汤之义增强通下之功;石菖蒲,《神农本草经》谓其“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合竹茹、远志清热化痰,开窍醒神,宁神益志。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黄帝内经·灵枢》,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眩晕、落枕、痛经、晕车、头痛、癔病、失眠、郁证、癫狂、痫证、手指麻木等,直刺0.5~1寸。心藏神,心包替心受邪,内关为心包络的络穴,联络心与心包经,故治癔病常取内关穴强刺激,重者配人中穴针刺,同时配合言语暗示,效果明显。

(本文于2017年6月26日已授权发布于《中国中医药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EzNTAyMg%3D%3D&chksm=bd5f2b938a28a28551ef2567825b6938ca33dd7f996b9ad95300f40b32aa1109ab4d8debd0cb&idx=4&mid=2650892690&scene=21&sn=7f98e230c95d2a926c52531ca71ede04

马昆
马昆 主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 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