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曾国军 三甲
曾国军 副主任医师
华西医院 血管外科

扯噗鼾:有的人睡着了,但他周围方圆100米的人都睡不着了

4261人已读

(原文作者 王茂筠 刘美成 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 来源:华西医院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g4ODk0NQ==&mid=2652770436&idx=1&sn=7b83b503d7a7cc17950e1169731b89b1&chksm=bd75d19a8a02588cbf6b0ba6f4c3deb458e29f689189d1332584bde7db1cfcd0a9724469a111&mpshare=1&scene=1&srcid=0423sLefkZnQyxvWu8AYvvON#rd

如果不幸投胎到那个上辈子冤家的身边,一晚上就在zua他一脚,咪一下,zua他第二脚,再咪一下,zua他第三脚……当中无限循环。

如果不幸跟他同寝室,一熄灯就听到他各种“哼哼哈兮”,然后另外几个人就再也睡不戳了……一学期下来,一寝室都是熊猫……

如果不幸和他同坐火车同坐飞机,一个行程结束,你整个脑壳头都是噗鼾声和火车、飞机的轰鸣声交相呼应……

绝不打胡乱说,有图为证:

关键是,这个影响了方圆100米的扯噗鼾本鼾,一醒过来他还比哪个都要无辜。

“哪个说我扯噗鼾?我一晚上都没有睡着,是你一直在zua我!”

对,今天我们华西辟谣小分队的成员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王茂筠医生、刘美成护师就来跟大家摆一摆,这个让大家都鬼火冒的扯噗鼾。

官话简洁版

1、打鼾表示睡眠质量差。

2、打鼾是一种病,对身体危害非常大。

3、打鼾如果出现呼吸暂停,一定要去看医生。

4、胖子更容易打鼾,但瘦子打鼾一样是病。

辟谣小分队啰嗦版

扯噗鼾的官方说法叫: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感觉念完要歇口气)

普通话俗称打鼾、打呼噜,至于四川话,来,大家跟我一起念:cěi púhān !

扯噗鼾是由于呼吸过程中气流高速通过上呼吸道的狭窄部位、振动气道周围的软组织而引起,如果经过的这些地方越不通畅,扯噗鼾的情况就越严重。

那这个震动出来的鼾声有好大威力喃?

高一点的可以达80分贝,更高的能达到120分贝,这是啥子概念,唔,就差不多是飞机起飞降落的那个噪音!

如果你身边的人,每次睡觉都要扯噗鼾,声音又大,有时候感觉一口气吊起,下面那口气半天接不上来,听得人心惊胆颤的,这多半就是发生呼吸暂停现象了!

这就是进阶版的扯噗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

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时上气道不通畅,会出现呼吸短时间内停止(≥10秒)的现象,称为呼吸暂停。如果呼吸暂停频繁发生,每小时出现5次以上或7小时睡眠过程中超过30次,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呼吸暂停发生后,呼吸气流中断,会引起缺氧,睡眠中反复憋醒,造成全身各系统的危害。

2、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表现

① 扯噗鼾鼾声不均匀,有呼吸停止、憋气的现象,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频繁憋醒;

② 夜尿增多、出汗、多梦;

③ 早上起来嘴巴干,头晕头痛;

④ 白天没精打采,疲惫困乏;

⑤ 情绪变得急躁易怒;

⑥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这六种现象,第一种是自已不清楚但身边的人比较清楚,第二到第六种却是自已最清楚的,如果你常常出现这几种现象,请一定要引起重视,来看医生。

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害

对人体的危害

当呼吸暂停发生后,睡眠结构紊乱,呼吸气流中断,随之患者出现缺氧和高碳酸血症,造成全身多系统的损害,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肾脏疾患等等;

更严重的是这个疾病是可以影响全身各系统尤其是易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缺氧,甚至会发生猝死!

对社会的危害

不要觉得扯噗鼾只是你个人的事情,除了扯噗鼾的时候影响哈挨到睡的人,其余也莫得啥子!

但事实上,专家们对扯噗鼾的研究发现,这件事对于社会也是有很大的危害的!

比如,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司机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造成交通事故率很高,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是一般人的7倍!

对于航空航天及高空作业的人员,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发生工作事故几率也很高。

另外,由于疾病造成性格改变,社交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容易造成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甚至婚姻关系破裂。

大致有以下几个因素:

①上气道异常

鼻腔阻塞、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息肉、Ⅱ度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咽腔狭窄、咽部肿瘤、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和小颌畸形等。

②肥胖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以上,体重指数大于24kg/m2。

啊~万恶的肥胖!!!

③年龄

从扯噗鼾的发病人群来说,从儿童到老年人都可能患病,尤以40岁以上的成年人发病率更高;男性普遍比女性发病率高(成年人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4倍),但进入更年期后,女性患病率就明显增加了。

④不良生活习惯

比如长期大量饮酒、长期重度吸烟,长期服用镇定催眠药物。

⑤家族史及其它疾病

包括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垂体功能减退等。

⑥疲劳过度

确实,疲劳过度是扯噗鼾的原因之一。一段时间劳累过头了,之前的睡眠不足使神经系统敏感性、身体的警觉性和正常机能都受影响,而出现扯噗鼾的症状。

医院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这些:

1、多导睡眠图监测

整夜多导睡眠图监测是目前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重要而客观的检查。

也就是来我们睡眠监测室睡一晚上,专门有睡眠监测师通过各种仪器监测你的睡眠,看你一晚上的睡眠尤其是扯噗鼾的情况。

2、纤维鼻咽喉镜检查

3、影像学检查

头颅正侧位X线检查可了解头颅骨性结构和咽气道狭窄;三维影像检查包括上呼吸道CT、MRI等,可以观察是否有上气道异常的情况。

4、抽血和动脉血气分析

5、心电图

6、肺功能检查。

1、减肥

控制饮食和体重,适当运动。

大量研究表明,鼾症的发生与肥胖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肥胖引起的粗大颈围,颈围越粗,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的危险性越高,病情越重。

从我们医生观察来看,减了肥对扯噗鼾病情改善是很明显的。

(二娃这个脖子,一看就是爱扯噗鼾的!)

2、戒烟戒酒

吸烟能引起呼吸道症状加重,喝酒加重打鼾、夜间呼吸紊乱及低氧血症,尤其是睡前喝酒!

3、改变睡眠姿势

有一部分患者用右侧卧位,是可以缓解睡眠姿势对鼾症的影响。

还可以适当抬高床头,避免在睡眠时舌、软腭、悬雍垂松弛后坠,加重上呼吸道堵塞;

4、药物治疗

对鼻塞的患者睡前使用血管收缩剂滴鼻,有利于增加上气道开放。常用的药物还有呼吸兴奋剂甲羟孕酮、乙酰唑胺等;以及改变睡眠结构的普罗替林、氯西咪嗪等。

PS:医生会先找到扯噗鼾的原因才会对症下药。亲们,现在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让你不扯噗鼾,最多就是和上述药物一样,对气道通气有一定改善,所以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歪广告、神偏方哈!

5、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也就是常说的呼吸极,这是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以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PAP)最为常用。适用于中、重度的患者,或者轻度但症状明显或有合并症的患者。

6、口腔矫正器

适用于单纯鼾症及轻中度的患者,特别是有下颌后缩者。

7、手术

比如鼻手术、腭垂软腭咽成形术、激光辅助咽成形术、正颌手术等,通过矫正改变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和小颌畸形等情况,以缓解扯噗鼾的症状。

但是我们在这里要郑重地说明,对于大部分扯噗鼾的人,手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你到底适不适合手术的治疗方法,是需要经过专业医生严格评估的,尤其针对老年人。

1

扯噗鼾=睡得好?

这个,我们真的要站在那些扯噗鼾本鼾的那一方来说句公道话了,表面上他看起来好象是睡着了甚至喊不醒,但真实状况是:扯噗鼾扯得越响,表示这个人睡得越撇!

如果他们晚上真正睡得好的话,哪里会在大白天沾沙发就打瞌睡,随时坐到就睡戳了?

老板话都没有说完就鼾声四起,电影才开场二十分钟就睡得憨口水都出来了!

更吓人的是开车时红灯稍微等得长一点眼皮子就要合拢了!

这些现象肯定是晚上没睡好,白天精神才会差、才会想睡觉三!

前面我们说了,扯噗鼾就意味着呼吸不畅。正常人感冒了鼻子不通晚上睡起都觉得恼火,他们长年累月呼吸不畅的,是肯定睡不好的!所以,扯噗鼾只会让他们的睡眠质量越来越撇,绝对好不起来!

问:那为啥子他们每天这样扯不觉得恼火喃?

答:他们咋不恼火喃,只是他们每天都呼吸不通畅,恼火成了习惯,习惯成了自然!

2

瘦子打鼾不需要看医生?

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说,扯噗鼾对任何人无论胖瘦都是有害的。

只要扯噗鼾就会让氧气摄入明显减少,出现缺血缺氧,诱发各种严重疾病。所以即使你是再咋个吃不胖的瘦子,只要你经常扯噗鼾、有呼吸暂停的情况,一样要去看医生!

3

小娃儿扯噗鼾不用管?

小娃儿扯噗鼾当然要管,而且必须管!

小娃儿打噗鼾最常见的原因是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还有就是妈老汉有打噗鼾的遗传因素(下颌后缩、小下颌),一样的呼吸暂停,一样的发生缺氧和二氧化碳升高,影响娃娃的生长发育不说,还有影响智力的可能,与小儿多动症也有一定关系。

所以,如果发现娃娃经常打噗鼾、有呼吸暂停的话,赶快到医院。

下面这八个问题你们可以自测一下,如果有其中3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是”,那……赶紧切医院!多半可能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人这一辈子,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瞌睡。

所以打鼾这件事,可小亦可大。

说小,他不过就影响了你三分之一的人生。

说大,他已经影响了你三分之一的人生和你身边方圆100米的人三分之一的人生。

不要小看这三分之一,已经足够影响世界和平了。

(本文作者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王茂筠医生、刘美成护师,图片源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曾国军
曾国军 副主任医师
华西医院 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