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根囊肿(骶管囊肿)——形形色色的椎管囊肿之二
椎管内有许多囊肿,前次我们提到了肠源性囊肿,今天我们来说说神经根囊肿。
顾名思义,神经根囊肿就是长在神经根旁边或者包裹神经根的囊肿,而骶管是神经根较集中的地方,所以好发神经根囊肿。发生在骶管内的囊肿统称为骶管囊肿,当然包括了神经根囊肿。
囊肿与神经根的关系我们可以用手指和手套来做比喻:手指代表神经根,手套表示神经根囊肿壁,手指套在装满水的手套内,手套内的水就是脑脊液。手指在水里长期浸泡会引起不适,同样神经根长期受到囊肿液浸渍、刺激会引起腰骶痛,下肢麻木、酸痛和乏力,有的会出现会阴部(肛门和外阴周围)麻木和疼痛,还可以感觉到尿频、尿急,排便困难或里急后重(拉完后还想拉,总觉得没拉干净)等症状。症状多是白天明显,尤其是站立时间较长或久坐后加重,卧床可以减轻,重者可以影响日常生活。这是因为囊肿腔上端通过可见或隐蔽的孔隙与椎管末端的蛛网膜下腔连通,坐立位时因为重力作用水向低处流导致脑脊液从椎管末端的蛛网膜下腔顺神经根周围的裂隙挤入囊肿腔,但是囊液回流却很困难,囊肿会胀大,对神经根的压迫或刺激增加,症状自然加重。卧床时水压明显下降,囊液可以部分回流到椎管末端的蛛网膜下腔,囊腔内压力下降,症状随之减轻。
诊断主要依靠磁共振(MRI)扫描,可以看到囊肿的部位、大小、形状、与神经根的关系以及对椎骨的压迫情况等。
治疗:无症状的囊肿可以观察。有症状,且症状与囊肿关系密切者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需要在显微镜高倍放大下实施,因为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手术——既要切除大部分囊壁,保护好神经根;还要找到隐蔽的漏口,并结扎好。结扎要求松紧刚刚好——不但要堵住漏洞,还不能压迫神经根;太松术后容易复发,太紧术后常常出现下肢和臀部麻痛,甚至排尿困难等。准确的判断和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但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也难免有术后复发者。所以,大家都在努力改进技术以减少复发比率。
本文系彭林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彭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