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是比较容易治疗的疾病
痛风由罕见变得流行,正逐渐成为我们下一秒就可能患上的疾病。好在,随着医学的发展,痛风已经不再是难以对付的疾病。痛风不再难以对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不断发展的风湿免疫科
截至2015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专科医师注册系统中已有1361个风湿病学中心和7034名风湿病学医师在册。从1978年我国第一个风湿免疫科成立至今,短短的40年里,风湿免疫科在我国的发展蒸蒸向荣。近期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提出 “一市、一科、一中心”的计划,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风湿病学的发展。此外,无论是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还是美国风湿病学会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都发布了意见指导痛风的治疗和管理。我国风湿病学的不断发展和一系列规范的治疗和管理意见,为越来越多的痛风患者带来福音。
多样化的检查手段
在不少患者眼中,血尿酸是评判痛风的唯一工具。他们认为,关节痛,如果查血尿酸高,就是痛风,如果不高,就不是。然而,这样的认识未免轻率:血尿酸高并不一定是痛风,而痛风发作时血尿酸也不一定血尿酸高。除了抽血检查血尿酸,我们还有许多检查手段可以选择。,比如X线、超声和双能CT。特别是超声和双能CT检查,使得痛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更加容易。另外,偏振光显微镜的使用,可发现尿酸钠结晶存在,为痛风诊断提供高直接证据。
科学的饮食和运动管理
“管住嘴,迈开腿”是痛风患者生活中的重要任务。痛风的饮食调养原则强调亲近低嘌呤饮食,适量摄入中嘌呤饮食和偶尔食用或避免高嘌呤饮食。痛风的运动也需要强调科学的原则。适度、科学的运动对于痛风患者来说也很有必要。本书用较大的篇幅回答了日常生活中许多痛风患者关心的问题,诸如:有什么需要忌口的;老火汤对痛风患者有无影响;能否吃豆制品;喝苏打水能否治疗痛风;能否喝酒、咖啡或茶;为什么运动会诱发痛风;痛风患者应该如何进行康复锻炼和康复以后应该选择哪些合适的运动等等。这些内容基于科学的研究结果,为痛风患者的饮食和运动管理提供靠谱的内容。
不断丰富的治疗药物
在那个没有药物治疗痛风的年代,就算是帝王将相,也会被痛风折磨得无可奈何。而今,无论是抗炎止痛药,还是降尿酸药物,都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自从第一个降尿酸药物—丙磺舒问世后,不断有新的降尿酸药物诞生用于临床,比如别嘌醇、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极大的丰富了痛风治疗手段。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作为一种新药也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目前,多种新型降尿酸药物也正在进行临床验证中,如阿卤芬酯、曲尼司特、来辛奴拉、乌地辛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痛风患者会更多的药物可选择。
然而,由于对痛风缺乏正确、客观的认识,许多有关痛风的错误观念依然深入人心,还有我国医疗水平的地域发展不平衡,让痛风的治疗依然棘手。我们在临床上会遇到不少这样的痛风患者:几十年来痛风反反复复发作;全身长满痛风石;痛风石溃破,无法走路,长期卧病在床;甚至因为痛风太严重而导致尿毒症。这些患者或因为讳疾忌医,或因为没有接受规范的治疗与痛风纠缠不清,苦不堪言。因此,虽然痛风是一种比较容易治疗的疾病,规范痛风的防治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我们编写此书,也希望通过传递痛风的靠谱知识,让更多的人认识痛风,远离痛风!
参考文献:
刘升云. 漫谈中国风湿病学的发展[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7, 32(10):11-11.
本文是黄正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