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疯狂的胆石——概述篇
“胆囊里这些结石就像我身体里的不定时炸弹,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爆炸。”这是一次门诊时,一位患者对自己胆囊结石的比喻。我认为还是比较贴切的。 很多胆囊结石的患者被这颗炸弹反复折磨着,结石带来的急性胆绞痛绝对可以让人刻骨铭心,不定时的急性胆囊炎发作更是让人痛苦不堪。可是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多数患者一片迷茫,犹豫不定。患者都想拆掉这颗炸弹,也就是大家解决掉结石的意愿是明确的,为难的是选择何种方式。大多数医生会建议患者切除胆囊,也有一部分医生建议保胆取石,甚至还有一些溶石、排石的治疗方法。切掉胆囊最彻底,可是要牺牲掉自己的胆囊,很多患者无法接受,担心手术的并发症及胆囊缺失后对身体的影响。保胆取石似乎是个好办法,可是很多大医院的专家教授并不建议这么做。还有些溶石、排石的说法,在主流的医疗机构更是不被推崇。患者大呼,我该如何是好!对于伴有胆囊炎的患者来说,好比是抱着炸弹过日子,提心吊胆,不知道这炸弹啥时候爆炸。相当一部分患者采取的得过且过的战术,也就是发作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时候,就去打针输液,消炎止痛,症状好了就继续观察。更有甚者,因为坚定的拒绝手术治疗引发了严重后果,炸弹彻底爆炸了。比如几天前,笔者进修学习的北大医院,收治了一名胆囊穿孔术后发现胆管结石的年轻女性患者。我问她,为什么会等到胆囊穿孔才手术?她尴尬的说。我之前坚决拒绝切胆囊,后来再不做就没命了才没办法。我很替她惋惜,本来微创能解决,结果只能开腹了。 其实,对于胆囊结石选择何种治疗方式需要因胆而异,因石而异。换句话说,这颗炸弹要不要拆?怎么拆?首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胆石症的基础知识。 第一,说一说肝胆系统的走形布局,专业一点,叫解剖关系和生理功能。
网上随便能找到胆道解剖示意图,肝脏分出左右肝管,汇合成肝总管,胆囊在肝外,由胆囊管和肝总管汇合成胆总管,胆总管通过十二指肠乳头与十二指肠镜相通。解剖基本就是这样了。肝脏分泌胆汁,通过各级胆管收集,在胆囊储存并浓缩,等我们进食时,通过神经反射刺激胆囊收缩,排除胆汁,通过胆总管进入肠道从而对食物起消化作用。换个方式解释下。肝脏好比大山,有很多山泉形成水源,也就是胆汁。各级肝内胆管相当于小溪,把水源收集起来,汇成一条大河,也就是肝外的胆管。胆囊呢,就是河边上游的水库,把水存起来。等下游的农田需要灌溉时,就开闸放水。 第二,我们还要知道胆石的一般性状。顾名思义,胆囊结石当然就是长在胆囊的石头,胆管结石就是长在胆管的结石,这个不难理解。 按照结石成分不同,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以及混合型结石。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结石多见,胆管内形成的结石,以胆色素结石多见。当然上述说法并不绝对。胆囊内可以是一枚结石,也可以是多枚结石,有的结石体积大,有的结石体积小。以上介绍的这些内容,都对我们选择胆囊结石治疗方案有决定意义,所以要明白理解。 有的好学的朋友会问,胆囊结石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想说,这个大家没必要深究。因为胆囊结石的具体形成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考虑与脂类代谢、胆固醇过饱和、成核过程异常、胆囊功能异常、细菌和基因片段等多种因素密切关。目前多认为胆囊结石与下列因素相关: 喜静少动、高胆固醇血症、雌激素水平高、体质肥胖、不吃早餐、多次妊娠、餐后零食、肝硬化者、遗传基因因素等等。
本文系乔永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乔永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