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博
陈博 副主任医师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过敏性鼻炎新疗法!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有效率高!

3038人已读

你经常打喷嚏吗?

你经常流清水样鼻涕吗?

你经常感到鼻塞或鼻痒吗?

还记得小时候同学间闹着玩有时会捏鼻子,我特别讨厌这个。鼻子被捏到,脆弱的平静马上被打破,接着鼻子痒、连着打喷嚏、流鼻涕……

这就是鼻炎的表现!!

鼻炎对某些人而言,简直是挥之不去的梦魇,特别是在炎炎夏日,本是穿搭清凉、豪放不羁的季节,却一直被鼻塞、流鼻涕困扰,难受至极!!

刚看了“妇联3”,想象着如果我拥有无限手套,我希望打完响指,消失的不是那一半人,是这该死的鼻炎!

鼻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疾病之一,相关指南将慢性非感染性鼻炎分为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根据有无特异性变应原)。

就发病机制而言,变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是指变应原作用于特应性个体后引发免疫球蛋白(IgE)介导的鼻黏膜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它在各个季节的发病情况主要与暴露于变应原的程度有关。(以广州为例,广州地区最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是户尘螨,夏季时海洋暖气流形成高温、高湿度、多雨的气候特点,适合尘螨生长,并且夏季室内空调使用频率高也会使患者暴露于户尘螨的几率增大。因此夏季发病会偏多。)

而非变应性鼻炎,一般将其定义为一类非变应原引起、以间歇或持续鼻黏膜炎性反应和(或)鼻功能紊乱为特征的鼻部疾病

所有形式的鼻炎都是由持续的或者偶尔的鼻高反应性引起的。

对于鼻高反应性的治疗选择取决于特定类型鼻炎的发病机制和患者的当前主诉,它包括变应原减少、局部减充血剂和局部类固醇的应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或鼻外科治疗等等。由于这些常规治疗经常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因此专家学者们一直在寻找更好更有效的新治疗手段。

本平台曾给大家介绍过肉毒毒素在耳鼻咽喉科方面的广泛应用,比如痉挛性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等。它能有效抑制突触前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那对于鼻炎它是否同样有奇效呢??

变应性鼻炎

鼻腔注射肉毒毒素治疗的有效性可归因于肉毒毒素的抗胆碱能性质,其影响鼻腔内大量浆液腺,并导致鼻分泌反应减少。更重要的是,它能选择性阻断周围胆碱能神经末梢,阻断乙酰胆碱从鼻黏膜中胆碱能神经末梢或蝶腭神经节节前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

这两种机制已被认为是肉毒毒素在鼻腔中作用的主要机制。

初期报道中常选择鼻甲作为注射部位,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鼻中隔注射是更优的选择。

先稀释肉毒毒素(Dysport)至100 U/ml,用生理盐水进行两组鼻腔冲洗,用利多卡因2%浸渍棉布作局部麻醉5分钟。局麻后,每侧鼻中隔各取2个位点,共计4个注射点,共注入40-80U肉毒毒素,注射时要缓慢。

结果显示:肉毒毒素注射后明显改善了打喷嚏、鼻漏和充血的严重程度,但对鼻痒和结膜炎无效。

据已有报道,鼻内注射肉毒毒素的并发症,主要是鼻出血(约4%)。

关于注射部位的选择,鼻甲的丰富血管供应可能导致肉毒毒素更快的吸收和清除,而鼻中隔粘膜下注射肉毒毒素不会有这种风险。另外,鼻中隔定位方便,在操作上可以说是毫无困难的,因此鼻中隔注射肉毒毒素可作为一种更优且耐受性良好的新兴(变应性)鼻炎治疗手段。

运动血管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是一种特殊性鼻病,它既不是过敏性鼻炎,也不是因感染引起的鼻炎,而是植物神经、内分泌对鼻粘膜的血管、腺体功能调节失常引起的鼻病。它与副交感神经的活性增高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鼻溢亢进、鼻塞、喷嚏等。曾有报道肉毒毒素治疗Frey综合征,可使腮腺术后或外伤后的副交感神经错位再生连接所致的局部汗腺分泌异常症状消失。

使用前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每0.1mL含肉毒毒素2.5U(10μg/L)。注射前鼻腔注射点用地卡因棉片表面麻醉,在前鼻镜直视下双侧下鼻甲中部、中鼻甲前端各注射0.1mL。

治疗后患者多在2-3天症状改善,1周后症状稳定,疗效可持续4周至半年不等。

结果显示:鼻流清涕的完全缓解高达81.3%,打喷嚏的完全缓解达31.3%,鼻塞的完全缓解达14.8%。

从上可知,鼻腔黏膜局部注射肉毒毒素,可明显减轻血管运动性鼻炎的鼻溢液亢进症状;但对鼻塞、打喷嚏等症状减轻不明显或部分减轻。这可能与鼻黏膜腺体由胆碱能神经支配,而血管由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有关。

根据已有临床研究,总的来说:肉毒毒素针对不同鼻炎的部分症状的疗效十分显著,且操作方便、安全持久,是一种值得信赖的新型治疗选择。


陈博
陈博 副主任医师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