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肠癌当成一种慢性病——晚期结直肠癌的康复
老刘今年68岁,7年前我初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刚刚发现肝转移,那时候距离他结肠癌切除手术整3年的时间。老刘本以为自己肠癌已经做了手术,术后化疗也做的彻底,以后就能和这可恶的癌症说再见了,结果刚第3年就不幸发现了肝上的转移病灶。当时的老刘万念俱灰,来找我们寻求中医治疗,说:“既然手术和化疗都没把我治好,那我这条命就干脆交给中医,再也不去西医院了!”
事实上,我们当时经过仔细评估老刘的肝转移病灶,发现他应该属于可以做肝转移灶的根治切除手术的患者,于是我们耐心的劝慰老刘,告诉他,他的这个疾病虽然已经出现了转移,但是可以选择手术切除,然后再经历化疗、局部治疗、中医等等治疗,仍然还能够达到根治的效果。老刘思量再三决定遵从我们的意见,回到肿瘤医院再次做了肝转移病灶的切除术。术后老刘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化疗,并一直坚持中医治疗直到现在。现在的老刘气色红润,生龙活虎,每半年就会来我们这里住院复查并且进行中医的综合治疗,平时在门诊口服汤药,成了我们的抗癌明星。
从老刘的例子中我们不禁要问,晚期肠癌有那么可怕吗?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我们可以越来越肯定的说,肠癌不过就是一种慢性病。但是要面对晚期肠癌,作为患者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医患沟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其实在现实中,还有很多的病人,一旦发现自己的肿瘤到了晚期,不是自暴自弃便是焦虑至极,要么放弃治疗,要么有病乱求医,往往错过治疗时机甚至选择了错误的治疗手段,将自己逐步的引向了疾病的深渊。
老刘无疑是幸运的,他的肝转移灶恰巧可以再次切除又获得了一次根治的机会,但是也有很多病人并没有这个好运。但是,要知道,医疗的进展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就在10年前,像老刘这样被治疗也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个时候我们还常常认为结肠癌肝转移是一个无法根治的疾病,但是后来的手术技术的进展使我们可以给这些患者带来生机,甚至40%的根治率。
1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但可以手术切除已经转移的病灶,还能做到创伤更小;我们不但有化疗和调强适形的放疗,还有针对基因的个体化靶向治疗;我们不但有以上针对肿瘤的杀伤性治疗,还有提高免疫的细胞治疗和中医治疗,做到“祛邪扶正”两不误。随着医学的进展,还有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和新药被研发,而且这种研发速度是愈发快速的,以前我们几年才有一个新药,现在几个月就会有一批新药上市用于晚期肿瘤患者。我经常对病人说:“您的目标就是好好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其次,调适心理,做到我与肿瘤共生存。
英国皇家马斯登医院精神科格里尔医师对一些癌症患者的精神状态的调查报告认为,在已经患有癌症的患者中,凡是自身充满对癌症斗争决心的,有75%存活5年以上,而那些自认为没有希望,失去信心者,仅有35%活5年以上。这项调查表明,精神状态和对待疾病的态度明显地影响着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
得了癌症初听上去很可怕,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回想自己的既往生活就会发现,癌症的到来尽管悄无声息,但在若干年前已经埋下了病根。你是否爱吃肉食,无肉不欢?你是否不爱运动,吃完饭就窝在沙发里各种刷屏?你是否工作忙碌压力巨大,却少有放松休息?你是否容易思虑过度,凡事想不开?等等。其实,得癌就像上苍在提醒你,是不是应该重新反思自己,既往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问题呢?如果将这种提醒转化为正确的认识,从改变自己开始,振奋精神,配合治疗,笑面挫折,那么癌症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我们在之前已经说了,现在结直肠癌在治疗上的进展越来越快了,越来越多的带瘤患者获得了长期生存。它就像你身上的一个寄生系统,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你弱它强的时候借助外界力量打一打它,使你的身体获得休息;你强他弱的时候,你保证好自己的体质抑制它的发展,这样无形之中你们之间的角力变成了持久战,肠癌也就变成了一种慢性病。因此,当你身上的肠癌无法一次性根治的时候,我们强调的是不要妄图一举击溃肠癌,要有信心把它拖入持久战。
第三,总有办法,让您和疼痛说再见。
在肿瘤患者中,疼痛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任何医生几乎都接触过疼痛的患者。疼痛实在是中晚期癌症患者较普遍存在的问题,癌症晚期患者中可高达60%,肠癌也是如此。如果你的身体正感觉到疼痛,想知道该怎么办吗?那就是:告诉医生。
我们从小就在培养着一种能力,一种克服困难,大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于是,我们养成了一种忍受痛苦的习惯,似乎告诉别人你的痛苦就是懦弱的表示。
我们忍受着癌症在体内肆虐的痛苦,带来的是什么呢?不但不是疾病的好转,肿瘤的消退,反而是体力的下降,食欲的减退和精神的煎熬,最终是免疫功能的下降和治疗信心的丧失。所以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癌痛,告诉医生,让我们一起去战胜它。
在癌痛治疗现有的各种手段中,药物治疗是基本,因为这是有效的、风险相对较小的、费用合理,并常常能迅速起效的疗法。说起止痛药物,大家首先想起的就是吗啡类的药物。我国人民也许是历史原因,患者常常“谈鸦片类药物色变”,实际上,对癌痛的治疗,吗啡不但安全、无天花板效应而且成瘾性低,目前吗啡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于重度癌痛的首选药物,但是我们不推荐将杜冷丁代替吗啡进行止痛治疗,因为它的成瘾性大且有天花板效应。在口服止痛药的时候,还要注意一点是,按时用药,而不是疼的时候再吃药。
另外,还有些疼痛也可以通过局部治疗,比如针灸、封闭、神经根治疗、放疗等等治疗之后得到缓解;有一些疼痛可以通过肢体康复、神经康复、功能锻炼等得到缓解。
你的疼痛只有你自己知道,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在医学水平不断发展的21世纪,中国人也已走到了太空,但是,我不能不告诉你,我们仍然没有一种仪器可以测量你的疼痛,因此,请将你的感受告诉医生。
最后,即便晚期,也要做到品质生活。
经常有人说,我不怕死,但是我怕死亡前的病痛。从医学角度来讲,医生的工作更多的是为患者缓解痛苦,而并非是挽回生命。肠癌既然已经成为了慢性病,那么我们就希望能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更多的幸福与欢愉,而不是病痛的折磨。晚期肠癌的康复需要各个专业的医生和护理人员,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的家人的共同努力,使患者能够在更高的生活。
本文系许云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许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