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晓嫦 三甲
徐晓嫦 医师
中山六院 肾内科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27614人已读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综合征,在儿童和成年人均可发生,既可以是遗传性,也可能是获得性,可以突然发病也可以逐渐进展加重。TMA定义了临床和病理特征。TMA临床特点包括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和器官损伤。病理特征是血管损伤,表现为动脉和毛细血管血栓形成,在内皮细胞和血管壁有特征性的异常。

ADAMTS13酶活性降低引起的TMA叫做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DAMTS13酶活性降低不能裂解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导致大分子vWF在微血管聚集,消耗血小板形成血栓,同时导致微血管病性溶血,外周血常可见被破坏的红细胞碎片及变形红细胞。

若病人有ADAMTS13基因杂合突变,临床上可以没有症状,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会导致TMA的发作,临床上表现为一个突发起病过程。这些情况下治疗的重点在于把诱因去除。

另外一些由于本身潜在及疾病,如全身感染、系统癌症、严重的先兆子痫,子痫,HELLP综合症、严重高血压、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抗磷脂综合征)、造血干细胞或器官移植所导致的TMA,治疗的重点在于原发病。

对于遗传性的TTP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血浆置换,若患者对血浆产生严重过敏反应,那也可以单独输注血浆分离的VIII因子浓缩物,其中包含了ADAMTS13酶。对于获得性的TTP,没有血浆置换存活率只有10%,血浆置换后高达78%。糖皮质激素治疗是标准疗法,针对临床十分复杂、难以缓解的病例也可、尝试利妥昔单抗还有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没有血浆置换条件的可以先输注大量的新鲜冰冻血浆,建议20-40ml每公斤体重每天。

徐晓嫦
徐晓嫦 医师
中山六院 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