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博士带你认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类恶性造血克隆逐渐扩增导致正常造血衰竭的髓系肿瘤性疾病,表现为骨髓病态造血、细胞分化异常,外周血一系或多系细胞减少,具有转化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高风险。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老年人常见,确诊时,大多数患者的年龄超过65岁,部分病人可以转化为急性白血病。MDS的预后与患者的年龄和体征,外周血象和骨髓象、FAB分型,染色体异常有关。临床表现也无特异性,随着病情的发展,及全血细胞减少的程度和速度,可表现为乏力、苍白、头晕、心悸、发热(多表现为低热)、紫癜、感染、无固定性骨关节酸痛、肝脾轻度肿大,淋巴结肿大者少见。本文将对MDS预后、影响MDS预后的因素、预期寿命与白血病风险以及治疗作一介绍。
一、MDS分型
一旦患者确诊为MDS,临床医生应进行预后评估。每个患者的预后会存在差异,疾病的进展也具有不可预测性。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明显强调了分子遗传学在髓系肿瘤诊断分型中的作用,MDS的每种分型都会影响医生对预后的判断,从而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
通过外周血和骨髓监测,可鉴别不同分型。2016年WHO诊断分型如下表1:
表12016年WHO MDS分型特点
注:PB: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BM:骨髓(bone marrow);RS:环状铁粒幼红细胞(ring sideroblasts);MDS-SLD:MDS伴单系病态造血(single lineage dysplasia);MDS-MLD:MDS伴多系病态造血(multilineage dysplasia);MDS-EB:MDS伴原始细胞增多(excess blasts);MDS-U:MSD未分型(unclassifiable);RCC: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refractory cytopenia ofchildhood)。
1982年FAB协作组提出以形态学为基础的MDS分型体系,主要根据MDS患者外周血和骨髓细胞发育异常的特征,特別是原始细胞比例、环形铁粒幼细胞比例、Auer小体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将MDS分为5型:
表2 FAB分型
二、预后评分系统
最常用的预后评分系统为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危险度的分级根据以下3个因素确定:原始细胞百分比、血细胞减少的程度和骨髓的细胞遗传学特征(表3)。
表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
另外,基于WHO分类建立了预后评分系统(WPSS)。危险度分级根据以下3个因素确定:WHO分型、染色体异常和贫血。
表4 WPSS评分系统
三、MDS风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
总的来说,MDS的确切原因未知。虽然MDS存在一些风险因素,但风险因素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一定发病,而有些已经确诊为MDS的患者也未必存在这些风险因素。
◆癌症治疗
化疗是MDS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化疗后发生MDS,称为继发性MDS。另外,放疗也会增加MDS发病风险。接受化疗或放疗的10年后,均存在一定的MDS发病风险。
◆遗传因素
MDS本身无遗传性,但存在某些遗传综合征的患者似乎更易患MDS。根据美国癌症协会,包括以下几种:
● 范可尼贫血
● 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
● 镰状细胞性贫血
● 家族性血小板病
● 重型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环境因素
接触辐射和某些化学物质会增加MDS发病风险。对于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苯的人群,MDS发病风险增大。
其他风险因素包括:
● 吸烟
● 年龄
● 性别
MDS多见于60岁以上的人群,40岁以下的人群发病较少。男性比女性多见。
四、预期寿命与白血病风险
每组的生存率主要基于该组人群的平均生存期。
1997年发表的IPSS分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 低危组:5.7年
● 中危-1组:3.5年
● 中危-2组:1.2年
● 高危组:5个月
基于WPSS预后分层的预期寿命如下:
●极低危:12年
● 低危:5.5年
● 中危:4年
● 高危:2年
● 极高危:9个月
约1/3的MDS患者会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为此,MDS有时被称为白血病前期。
五、治疗
MDS患者自然病程和预后的差异性很大,治疗宜个体化。应根据MDS患者的预后分组,同时结合患者年龄、体能状况、治疗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治疗方案。转癌风险较低的患者最初可能不需要治疗,但应严密监测血细胞计数。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血细胞正常类型和计数,同时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治疗包括:
● 支持疗法:包括输血、祛铁治疗、造血生长因子和抗生素。
● 免疫调节治疗:常用的免疫调节药物包括沙利度胺(thalidomide)和来那度胺(lenalidomide)等。
● 去甲基化药物:常用的去甲基化药物包括(decitabine,地西他滨)和5-阿扎胞苷(azacitidine)。
● 化疗:相对高危组尤其是原始细胞比例增高的患者预后较差,化疗是其治疗方式之一。
● 骨髓移植:Allo-HSCT是目前唯一能根治MDS的方法,造血干细胞来源包括同胞全相合供者、非血缘供者和单倍型相合血缘供者。allo-HSCT的适应证:①年龄<65岁、相对高危组MDS患者;②年龄<65岁、伴有严重血细胞减少、经其他治疗无效的中低危患者。拟行allo-HSCT的患者,如骨髓原始细胞>5%,在等待移植的过程中可应用化疗或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桥接allo-HSCT,但不应该耽误移植的进行。
六、支持与处理
MDS治愈率较低,因此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治疗。对于完成治疗的患者,应定期随访,讨论症状,进行体格检查和血液检查。若发生治疗相关副作用,应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采取处理措施。
(文章内容整理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本文是张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