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有些早期胃癌病人EDS切除后需要补加外科手术
EDS即胃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最早是在1999年由日本专家Gotoda开展的,是针对早期消化道肿瘤,采用粘膜下剥离的方法,进行切除。目前在日本,针对早期胃癌的EDS切除在绝大多数医院广泛开展,在我国,近年来早期胃癌越来越多,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也有一些大型专科医院开展了早期胃癌的ESD切除。
目前普遍认同的胃癌ESD切除手术适应症为:1、消化道巨大平坦息肉:<2cm息肉一般采用emr(内镜粘膜切除术);>=2cm息肉推荐EDS治疗,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2、早期胃癌:需要结合染色胃镜、放大胃镜、超声胃镜、CT检查,确定胃癌的浸润范围和浸润深度,对于局限于粘膜层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粘膜下层早期胃癌,可以考虑进行ESD切除,3、黏膜下肿瘤:对于超声胃镜确定来源于粘膜肌层和粘膜下层的肿瘤,EDS可以完整剥离病变,对于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因切除过程容易发生穿孔,故目前不主张勉强切除,有丰富经验的内镜医生可以尝试。
按照日本胃癌处理规约,T1a期无肉眼溃疡形成的早期胃癌,先进行ESD切除,切除后的标本,需要做详细的病理学检查,内容包括,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浸润增值方式、浸润深度、是否有镜下溃疡形成、静脉浸润、淋巴管浸润、水平切缘、垂直切缘情况,一旦ESD术后病理发现肿瘤较大、分化差、肿瘤浸润至粘膜下层、水平切缘或垂直切缘阳性、有溃疡形成、有淋巴管或静脉浸润,患者需要补加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
所以关于胃癌行ESD切除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1、并不是所有早期胃癌均适合进行ESD切除,只有经过检查确诊为T1aN0的早期胃癌患者才适合;2、做ESD切除后的病理标本必须进行详细的病理检查;3、一旦发现有肿瘤较大、分化差、肿瘤浸润至粘膜下层、水平切缘或垂直切缘阳性、有溃疡形成、有淋巴管或静脉浸润,需要常规补加外科手术;4、ESD术后病人需要定期复查胃镜和超声、CT等检查。
本文系王晓娜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王晓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