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冻球囊消融房颤的适应症正在逐渐拓展

冷冻球囊消融房颤在国内的开展也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但进步神速,目前过一千例的国内中心已经有了好几家,过百的单位更是雨后春笋。为什么冷冻球囊消融受到这么追捧?其实原因很简单,冷冻消融过程程序化,可重复性很好,学习曲线短,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
最早冷冻球囊消融都是用于阵发性房颤,以后大家认识到隔离肺静脉以外的措施似乎不能额外获益,于是,其适应症扩展到短时程的持续性房颤,近年来,随着更多术者将冷冻消融应用于持续性房颤领域,越来越多的长程持续性房颤病人接受了冷冻消融。现在看来,冷冻消融大有取代射频消融作为房颤导管消融的主流方法的趋势。
冷冻球囊消融是一种特点鲜明,优点突出但也存在先天不足的技术,如何扬长避短,提高冷冻球囊消融的效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巧,确保术中对四个肺静脉的完美封堵,是实现肺静脉测底隔离的关键,也是确保冷冻消融的第一步。其次,为了避免球囊冷冻位于肺静脉内而非肺静脉前庭,同时也是防止隔离环过于偏小的措施,掌握必要的技巧也很关键,当然也可以在第二次冷冻时略微后撤导管,使更多的肺静脉前庭处于冷冻范围,这样做可以预防房颤的复发。第三,冷冻存在一些复杂的解剖问题需要规避或者克服,比如肺静脉长共干问题,常常使冷冻消融变得很困难,虽然目前仍可以通过操作技术的改进解决,但难度和远期效果要引起注意。第四,冷冻存在一些盲区,如上下肺静脉如果距离较远,两个肺静脉之间的位置冷冻球囊消融可能存在冷冻达不到的区域,这个区域就可能是以后复发的常见位置。第五,由于冷冻球囊本身不能对复杂房性心律失常做出准确标测,那么当合并心房扑动等房性心律失常时,单纯冷冻就可能存在需要射频消融和三维技术来补充的问题。第五,如果冷冻消融过程中房颤转变为规律性房速时,需要进一步标测和消融时冷冻的短板就显示出来了。
综上所述,冷冻球囊消融虽然简单实用,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效果也不逊色于射频消融,但本身是存在一定的缺憾的,需要我们保持冷静,灵活将冷冻技术和射频消融结合起来,就会事半功倍,追求纯冷冻技术,期待冷冻完全取代射频消融是不可取的。
本文是李宜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