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孙洪强 三甲
孙洪强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 小儿外科

膀胱输尿管返流,先天性巨输尿管症,气膀胱输尿管再植术

2516人已读

“相当于在二两酒杯大小的空间里做切割、修剪、隧道、缝合等复杂操作,在膀胱上开‘隧道’,重新‘种上’输尿管。”6月21日,德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孙洪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日,该院小儿外科用时不到2小时,成功为一名患有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11个月大女婴完成气膀胱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此类微创手术系全市首例,填补了我市技术空白,技术能力达到了省内领先、国内同等水平。

1确诊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

孙洪强介绍,患儿母亲怀孕期间通过彩超检查发现孩子右肾积水,患儿出生后小儿外科门诊定期对其检查。医生检查发现,患儿肾积水无好转迹象,右侧输尿管末端狭窄,观察期间间断发烧,但无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考虑发热为泌尿系统感染所致。

入院前最后一次彩超显示,患儿右肾实质部分变薄,肾盂前后径1.8厘米,右输尿管直径约1厘米,正常小孩输尿管不超过0.5厘米,证明其输尿管有扩张、有积水。住院后患儿又做了泌尿系CT及膀胱造影等检查,显示右肾积水,输尿管扩张,膀胱直径约5厘米。

根据检查结果,结合病史,孙洪强诊断女孩患有先天性巨输尿管症,引发泌尿系反复性感染。“先天性巨输尿管症临床较少见,是由于输尿管末端肌肉结构发育异常导致输尿管末端功能性梗阻所致。”孙洪强说,此类疾病自然好转率约85%,但患儿11个月还未好转,而且反复泌尿系感染,必须采取手术治疗,否则肾功能可能受影响。

2“挖隧道”,“种植”输尿管

通过全面检查评估,制定各种手术预案,经过病情讨论及手术演示,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后,手术前孙洪强与麻醉医师再次反复沟通以确保手术、麻醉过程中孩子的安全。

给患儿打麻药、放尿、用气腹机给膀胱充气,控制好压力,防止膀胱胀破,孙洪强主刀,两名同事协助。在患儿下腹打了3个小孔,其中1个0.5厘米,2个0.3厘米。患儿体重只有7.5公斤,膀胱容量不足100ml,孙洪强在直径不到6厘米的空间内进行切割、修剪、隧道、缝合等大量复杂操作,手术难度相当大。

孙洪强找到输尿管后,将其从膀胱里剥离出来,切掉狭窄部分。接着,用钳子从膀胱黏膜和肌层之间“挖隧道”,将剥离出来的剩余的输尿管送入其中,再对新输尿管口进行缝合。“缝了6针,用了半小时时间。”孙洪强说,这样输尿管种植好了,再放入一支支架管,防止新输尿管口狭窄,手术宣告成功,一周后患儿出院,住院时间较传统手术缩短了一半。

“没有微创技术之前,此类手术都需要开刀,在腹部切个10公分左右的大口子,一层一层地切,从肚皮到皮下脂肪、肌肉,再到膀胱壁,创伤大,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现在这些问题都没有了。”

3技术能力达到国内同等水平

“但这毕竟是我们第一次手术,压力比较大,保证成功,保证孩子安全,缩短手术时间,时间越短,孩子越安全。”孙洪强说,他们克服了多重技术困难:膀胱容量小,操作空间有限,操作难度大;气膀胱容易漏气,需要熟练的技术操作才能维持气膀胱;气膀胱的建立需要专业器械设备辅助。孙洪强曾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修一年,这所医院也是全国最早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

据介绍,该院小儿外科是我市也是鲁西北、冀东南唯一一家小儿外科专科科室,拥有固定床位23张,收治范围从出生至14周岁。科室均秉承有效、微创、经济的诊疗理念开展各项工作,已经具备从小儿普外、小儿泌尿到小儿骨科各种微创手术的技术力量和硬件设备,并成功开展大量微创手术,其中很多达到国内同等水平,患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顶尖的医疗技术服务。


孙洪强
孙洪强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 小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