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
一、 颅内动脉狭窄为什么需行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大脑中动脉狭窄者每年卒中的发生率为7.0~17.7%,基底动脉为15.0%,椎动脉为13.7%,大脑后动脉为6.0%。血液动力学改变及栓塞机制是复发性TIA或卒中的两种主要发病机制。大样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严格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抗凝药物治疗的情况下,颅内狭窄动脉供血区的年脑卒中率仍有8 %~20 % ;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平均随访13. 8个月,脑卒中率达22 %。而利用球囊进行微小的扩张或植入支架即可导致血流的明显改善,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二、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安全吗?
颅内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由于支架达到颅内狭窄血管的路径较颈动脉远而且迂曲,治疗成功率为80%~90%。总并发症发生率低约为10%;但随着Wingspan等新型的颅内专用自膨支架用于治疗颅内狭窄性病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得到明显提高,并获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
三、哪些患者需要行支架术?
1, 造影证实的动脉狭窄,有症状的狭窄 超过50%,无症状的狭窄超过70%;
2, 症状性、反复发作、药物难以控制的低血流量性TIA。
3, 颅内动脉狭窄的部位与病人的症状有明确的关系。
4, 评价支架前后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检查提示狭窄相应区域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或缺血,如TCD检查显示该狭窄段有明显的血流速度增高;或有关的血流灌注(Xe-CT,SPECT or PET)检查显示相应区域缺血。
四 、神经外科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特色是什么?
神经外科具备进行颅内颅外血管搭桥手术和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术两项技术的优势,可以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为患者带来最大的利益,与神经内科长期紧密的合作,可给患者提供全面正确的药物治疗。


本文系段鸿洲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段鸿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