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花眼”变好真的是“返老还童”吗?
俗话说“四十七八,两眼犯花”。62岁的刘老伯在46岁时就戴上了老花镜,而且每隔三五年就要换一副度数深的,可是最近一年来他看报纸时,居然发现不戴老花镜也能看清楚,刘老伯心里窃喜:是不是“返老还童”了?
身为内科医生的儿子觉得父亲的情况不对劲,肯定是出了什么问题,于是就带他到医院眼科做检查。在做了相关检查后,刘老伯被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的眼球里面有一个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正常情况下是透明的,混浊了就是白内障。
凸透镜有聚焦光线的作用。外界来的光线进入眼内,透过晶状体,被聚焦并投射到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再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我们就感知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了。当晶状体变混浊了,就会影响光线透过,视力就会下降甚至失明。
年轻人的眼睛有调节功能,既能看清楚远处又能看清楚近处。这是因为晶状体在年轻的时候是有弹性的,它能变形,看近的时候,变得更凸一些,增强汇聚光线的能力,近处的目标就能看清了,如同照相机的自动对焦。当年龄增长的时候,晶状体变硬了,就不能够变形了,没有调节功能了,就是老花了。
大多数情况下,老年人看近突然变好是发生了核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会产生近视,近视了,看远就不清楚,但是看近反而清楚,老花减轻,甚至原本戴老花镜,就不用戴了。一些老年人认为这是返老还童,心中还暗自高兴。这是非常错误的丶不科学的认识。
如果原来有近视,度数会逐年加深,我曾经遇到一些老年患者,不来医院看病,跑到眼镜店配眼镜,不停地换眼镜,直到将近视眼镜配到了1000度。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近视,度数是不变的。
老年人是老花眼才是正常的,否则要么是近视,要么是有白内障。
由于老花的产生,使得我们进行一些看近的活动发生困难,如阅读丶写字丶缝纫丶操作电脑丶使用手机等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电脑和手机,尤其是近两年,微信成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和社交工具,很多老年人也加入了微信大军,时时观看手机屏幕成了现代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老花的确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老花了不要担心,飞秒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就可以轻松为你解决这个问题。
刘老伯的这种情况,应该做白内障手术。飞秒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点击即可打开)
再过几年,随着白内障的加重,刘老伯的视力会更加变坏,看近也会变得不清楚。
因此,眼花变好当须心患了老年性白内障,发生了这种情况务必要去眼科医院做检查。
医生介绍:赵娟主任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白内障病区主任。从事眼科临床及教学工作25年,临床经验丰富,精通各类白内障及复杂白内障的飞秒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普通超声乳化手术及高端人工晶体植入。对中老年人高度近视、高度远视的手术矫正,亦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已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3万例。
门诊时间:周一、二、四上午 医院地址:温州市鹿城区学院西路270号
扫一扫下方的二维码,在医院的公众号里直接挂号
请转发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
您的点赞将鼓励我们写出更多好文!
医院介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浙江省眼科医院)是全国唯一一家同时获得眼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卫生部优秀重点实验室的医疗单位,也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是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位列中国眼视光医学教育第一,眼科科技实力前二,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眼科)前五。
本文是赵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