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不同肤质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选择护肤品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并不是越贵越好,每个人肤质不同,选择的护肤保养方式、侧重点也会不同,所以认清自己的肤质才是正确保养皮肤的第一步。根据皮肤类型,肤质一般分为5种类型:干性、油性、中性、混合性和敏感性肌肤。
干性皮肤
干性皮肤毛孔细小,皮肤薄,比较干燥,容易敏感、长细纹、色斑、晒黑晒伤,皮肤保湿能力差,缺乏油脂,无光泽。但是干性皮肤肤质细腻,不易吸附污垢,所以很少长黑头、粉刺、痤疮。
护理重点:
①适当祛除角质,合理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
②防晒,抑制络氨酸酶合成黑色素。
③还原黑色素。
④保湿、滋润。
干皮应该选用温和的洁面用品,以及滋润型的乳液、膏状面膜等保养品。呆在暖气房或者空调房时,皮肤会更加干燥,最好在室内使用加湿器。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别为了减肥不吃肉哦。干皮其实就是缺水,除了正常的补水和补充营养成分还需要促进血液循环,多喝水,多吃瓜果蔬菜,由于脸部脆弱,因此不要过度使用洁面乳。
油性皮肤
油性皮肤与干性皮肤相反,油皮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油脂分泌过于旺盛,毛孔粗大,面泛油光,T区特别明显。油皮最烦的是常常长青春痘和粉刺,容易脱妆。但是也有好处,就是比较饱满,不容易产生皱纹和过敏,也没那么容易晒伤。
护理重点:
①加速角质剥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
②抑制油脂分泌,收缩毛孔。
③消炎,消菌、镇定保持皮肤清洁。
④防晒,保湿。
很多人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油皮的护肤重点只有控油。其实除了要选择清爽、有控油作用的洁面用品,平衡油脂分泌外,补水与保湿也不容忽视,防止内油外干。皮肤因为缺水,才会产生油脂来平衡肤表油水,所以出油其实也是缺水的信号。可适当使用含有酒精和软化角质成分的产品,但有炎症的肌肤(发红、鳞属、起疹、脓疱等)不建议使用,适度使用软膜粉和泥浆类面膜。此外,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也很重要哦,不要吃太多油腻的食物,多吃蔬果,补充维生素,不要熬夜。
中性皮肤
中性皮肤简直是上帝的宠儿!不油不干,没有痘痘也不出皱纹,不易脱妆,不易过敏,说的就是中性皮肤。其他类型的护理与保养,都是为了更接近中性皮肤。这类皮肤大多出现在小孩中,14岁以下发育前的少女最多,长大了想要保持就难上加难了。这类皮肤还要去角质,就有点暴殄天物的感觉了。中性皮肤唯一的小缺点,就是可能会因为缺乏养分而变干,所以需要选用保湿效果较好的护肤品。
护理重点:
选择适当的清洁用品,并做好防晒,保湿及滋润,清理老化角质,保持肌肤弹性。选择的护肤品以保湿功能为主,避免使用含有高浓度酒精的、软化角质成分的,或者宣称以“清洁”为主要功能的产品。
混合性皮肤
混合性皮肤是大多数人的皮肤类型,其中分为混合偏油和混合偏干。一般而言,夏天容易混合偏油,冬天容易混合偏干。很多人会把混合性皮肤和油性皮肤混淆,最简单的区分方法是,油性皮肤是整张脸都会出油,混合性皮肤只有T区如此,其他部位,如面颊,则呈现出中性或者干性皮肤的特征。混合性皮肤的护肤原则是因地制宜,对油脂分泌较多的T型区,要定期进行深度清洁,收缩毛孔。对于其他部位,则选用性质温和的洁面用品,注意补水,保持肌肤水分平衡。在容易出现细纹的地方,譬如眼角,要选用滋润型的产品保养。
护理重点:
①加速角质剥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
②防晒,避免紫外线的过度照射。闺秀
③T字部位抑制油脂分泌,消炎、消肿、镇定,两颊着重保湿、滋润。
敏感性皮肤
敏感性皮肤的皮层较薄,受到外界刺激,譬如季节变换或遇冷遇热的时候,就会皮肤发红,有时会产生红血丝,容易过敏。敏感性皮肤需要小心护理,选择化妆品的时候更要选用自然一点的,不易引起过敏物质的、温和的产品,尽量避免风吹日晒。
护理重点:
①远离过敏源。
②修复受损的皮脂膜,强化毛细血管壁,重新建立皮肤的防御系统,减少敏感现象。
③尽量减少刺激,不要作长时间的热喷雾,即过冷或过热的护理。
④切勿选用粗糙的摩砂膏,避免敏感更严重,按摩动作要轻柔,不可用力。
⑤选用抗敏系列护肤品,使敏感得以改善。平时选用一些成分简单、具有镇静舒缓作用的面贴式面膜。
⑥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ve和vc的食物,以维持血管壁的正常功能。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