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丁雪冰 三甲
丁雪冰 主任医师
中山一院 神经科

「渐冻症」平均生存期为 3~5 年,为何霍金活了 76

10663人已读

2016 年 12 月 2 日,全世界媒体都屏息守在罗马的 Policlinico Gemelli 医院,此刻,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梵蒂冈科学大会之行因突发「呼吸原因」入院治疗,在之后可寻的新闻报道中,也有「肺炎」一说。

来源:法新社

调整数日后,霍金出院,同样的事件 2009 年也发生过一次,同样是因为呼吸原因。

为何霍金,尤其是他的健康状况,如此牵动我们的神经?原因之一是生存期。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又叫「渐冻症」,是一种致死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2016 年,美国诊断的 ALS 患者有 1 万 4 千~1 万 5 千人。

21 岁被诊断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霍金,于 2018 年 3 月 14 日逝世,享年 76 岁。但多数患者在发病 3~5 年内会死于呼吸衰竭,而霍金与之对抗了 55 年。

这是如何做到的?

有一个被忽略的事实,ALS 的表型异质性较大,虽然平均生存期是 3~5 年,但有 10% 患者可以存活超过 10 年以上。此外,决定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还有临床亚型、遗传因素、发病年龄、是否积极治疗等多种因素。

天命难违

2014 年,地球人都在玩「冰桶挑战赛」,这次公益活动目的是为呼吁大家关注此疾病,同时筹集善款。

两年后,这场被人批有「作秀」成分的挑战赛,为 ALS 研究筹集了 1 亿 1 千 5 百万美元,而且帮助科学家寻找到了新的治病基因 NEK1。

根据最新遗传学研究显示,人体已发现 30 多种与 ALS 相关的基因突变。根据发病年龄来看, 霍金属于少年型(juvenile onset) ALS(因为 ALS 的好发年龄是 55~75 岁,而霍金是 21 岁被诊断的),是 ALS 的罕见类型。

多数少年型 ALS 与基因突变有关,而由于基因突变类型不同,少年型 ALS 的临床表型也不一样:有的病情进展快,患者生存期短;有的则病情进展缓慢,生存期长,而这部分少年型 ALS 多数有家族史。

尽管霍金无 ALS 家族史,也没有做过基因检测的报告,但很可能是由于某种罕见的基因突变引起的相对良性的少年型 ALS,也可能存在某种修饰基因突变导致其病情进展缓慢。实际上,临床研究也发现,年轻起病的 ALS 患者预后通常也比老年患者好。

24 小时专业护理

尽管目前 ALS 尚无治愈药物,但规范治疗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ALS 治疗强调的是早期治疗和综合治疗,在美国, FDA 批准的利鲁唑和依达拉奉两种疾病修饰治疗药物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二者联合使用还可能在部分患者中发挥协同作用。

对 ALS 患者,后期若出现吞咽困难或喝水呛咳时,应尽早做经皮胃造瘘,出现呼吸功能下降时应及早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霍金在发病 10 多年后吞咽功能就逐渐丧失,尽管他没有做胃造瘘,但护理人员用特殊的方法将食物直接送到他的咽喉部,保证他能有充足的营养。

而且高热卡饮食的 ALS 患者生存期更长,这也是被文献所证实的一点。因此,对于吞咽功能障碍的 ALS 患者,进行鼻饲或行胃造瘘保证充足的营养、避免发生吸入性肺炎是很关键的。

此外,多数的 ALS 患者都是由于呼吸肌受累死于呼吸衰竭,霍金到了疾病晚期仍然不需要使用呼吸机治疗,证明他的呼吸肌没有明显受累,这也是他生存期特别长的原因之一。

霍金出行的随从和保镖

以上的操作都需要一支 24 小时不间断护理的专业护理队伍进行,更不提霍金还享有全世界最精英的医生团队随时候命。

尽管他数次因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但由于发现及时,加上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总能很快转危为安,外加持续的康复锻炼延缓肢体挛缩、避免发生关节无菌性炎症,才保证了霍金几次转危为安。

心态好

1923 年,美国棒球界有一位举世瞩目的投球手 Lou Gehrig ,他快如闪电、强壮如马,人送外号「铁马」。

Lou Gehrig

如此矫健,注定驰骋棒球场的年轻人却在 36 岁生日当天被诊断了 ALS,诊断书上简洁明了得写着: 快速进展的瘫痪,吞咽和说话日益困难,生存期不到 3 年,神经状况不会受到影响。

1941 年,Lou Gehrig 逝世于家中,这仅距离诊断 2 年时间。ALS 能如此惊人迅速地摧毁一位魁梧的棒球手,令整个美国都震惊,也正是因此,ALS 的另一个别称叫做 Lou Gehrig 疾病。

同样是非好发年龄段,Lou Gehrig 的情况与霍金却相差如此远,这和没人的心态有关。

根据霍金传记介绍:霍金在学校属于「身型弱小、说话语速快、不讲究衣着」的小男孩,他不属于被大多数喜欢的「乖孩子」却能被小部分崇拜的「个性小子」。

相反,相当部分的 ALS 患者在确诊后,都不能接受这个现实,有的到处寻找偏方,有的放弃治疗,有的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再和外界交流,这种消极的心态必然会导致不良的预后。

霍金在发病 7 年后就几乎完全瘫痪,需要整天与轮椅为伴,此后言语能力也逐渐丧失,发病 21 年后只能依靠计算机和语言合成器来说话,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保持和着对世界的好奇心,并没有让 ALS 剥夺他拥有幸福美满家庭和事业的成功。

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霍金完成了惊世之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和女儿露西一起为儿童撰写物理学书籍,在他喜欢的电视节目中客串演出,甚至还完成了「零重力」飞行体验。

via indianexpress

他用他的一生向所有 ALS 患者诠释了事实:只要自己不放弃,ALS 并非不可战胜的,ALS 困住的只是身体,而你的思想永远在宇宙遨游!

对于我们从事罕见病研究的神经科医生而言,也从霍金身上发现了我们工作的意义:尽管 ALS 目前尚无治愈的药物,但是通过指导患者进行积极规范的治疗、精心的护理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改善 ALS 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期,使他们在患病后仍然能够有意义地活着。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丁雪冰
丁雪冰 主任医师
中山一院 神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