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怎么办?
幽门螺杆菌(Hp)与各种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关系密切。Hp胃炎实际上是一种传染病,不管有无症状和并发症,均可通过唾液在母亲至儿童、夫妻等家庭成员之间传播;目前我国Hp感染率高达50%以上。
从治疗传染病的角度,首先要管理传染源,发现HP感染,只要没有治疗禁忌症,都应该抗HP治疗。其次要切断传播途径,健康文明就餐。家庭中有一人发现HP感染,其他人也应该去筛查幽门螺杆菌。
一、哪些人需要根除Hp?
1.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伴胃粘膜萎缩糜烂、胃癌家族史、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后或胃次全切术后等胃疾病。
2.已证实有HP感染者,详见下表:
第五届幽门螺旋杆菌会议共识
二、Hp根除方案有哪些?
1、HP治疗方案:推荐方案:仅推荐“含铋剂四联方案”。
国内Hp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双重耐药率>15%,目前已经放弃三联方案和非铋剂四联疗法。
2、铋剂四联方案:PPI+铋剂+2种抗菌药物;疗程应延长至14d。
第一联,PPI(可任选一种):埃索美拉唑20mg,雷贝拉唑10~20mg,奥美拉唑20mg,兰索拉唑30mg,泮托拉唑40mg,艾普拉唑5mg。2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
第二联,铋剂(可任选一种):枸橼酸铋钾220mg,胶体果胶铋200mg。2次/d,饭前半小时口服。
第三、四联,2种抗菌药物(不能任选):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餐后口服。
清除HP用药方案
3、抗菌药联用方案初次治疗:
国内推荐的抗菌药物联用方案有7个(见上表),根除率85~94%。临床应根据药物禁忌症、抗菌药物应用史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4、补救治疗:
初次治疗失败后,补救治疗可选用其它方案中的一个,不要重复已用过的方案。补救治疗建议间隔3个月以上。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人类虽然有很多危害,但也不用惊慌,但这种危害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才是根除HP的关键;只有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才能提高初次治疗成功率,减少HP耐药发生。
根除HP的获益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推荐对胃癌高风险个体筛查和根除HP。对获益较大的个体主动治疗。
四、需要同时服用益生菌?
根除Hp治疗的方案中至少包含2种抗菌药物。不仅根除Hp,还可能使胃肠道微生物群发生改变。益生菌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p根除治疗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必要时可在根除Hp治疗的同时或根除治疗后补充益生菌,以降低抗菌药物对肠道微生态的不良影响。
五、Hp根除的注意事项
1、过敏史:
询问药物过敏史;有哮喘、花粉症、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慎用阿莫西林。
2、个体差异:
奥美拉唑受CYP2C19基因型影响大,雷贝拉唑影响小;呋喃唑酮可引起G-6PD缺乏者溶血性贫血。
3、特殊交代:
PPI、铋剂餐前半小时口服,抗菌药物餐后口服;甲硝唑、呋喃唑酮用药期间及停药后1周内禁用含乙醇的食物和药物。
本文是吴建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