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罗鑫刚 三甲
罗鑫刚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康复医学科(小儿神经内科)

重症肌无力治疗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及预后

1112人已读

1.重症肌无力共患病

MG患者可合并Graves病、多发性肌炎、多发性硬化、干燥综合征、周期性麻痹、Hashimoto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吉兰–巴雷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部分患者还可能累及心肌,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等。因此,在积极治疗MG的同时,还要兼顾可能合并的其他疾病。

2.治疗MG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MG患者慎用的药物包括:部分激素类药物,部分抗感染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喹诺酮类等以及二性霉素等抗真菌药物),部分心血管药物(如利多卡因、奎尼丁、β–受体阻滞剂、异搏定等),部分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乙琥胺等),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碳酸锂、地西泮、氯硝西泮等),部分麻醉药物(如吗啡、度冷丁等),部分抗风湿药物(如青霉胺、氯喹等)。

其他注意事项包括:禁用肥皂水灌肠;注意休息、保暖;避免劳累、受凉、感冒、情绪波动等。

3.预后

眼肌型MG患者中10%~20%可自愈,20%~30%始终局限于眼外肌,而在其余的50%~70%中,绝大多数患者可能在起病3年内逐渐累及延髓和肢体肌肉,发展成全身型MG。约2/3的患者在发病1年内疾病严重程度达到高峰,20%左右的患者在发病1年内出现MG危象。肌无力症状和体征在某些条件下会有所加重,如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甲状腺疾病、怀孕、体温升高、精神创伤和用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药物等。

广泛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治疗之前,MG的病死率高达30%,而随着机械通气、重症监护技术以及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MG的治疗,目前病死率(直接死于MG及其并发症的比例)已降至5%以下。


罗鑫刚
罗鑫刚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康复医学科(小儿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