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癌病人131碘治疗后辐射有多大?
大家知道,一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在手术后需要131碘治疗,131碘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大剂量131碘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的正常组织器官有不同程度的直接电离辐射损伤,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它也会对周围人群产生辐射性损伤及污染。
对于绝大部分病人来讲,进行131碘治疗的时候,都是手术切除了绝大部分甲状腺组织了,残余的甲状腺组织一般不到5%;如果是发生转移,即使广泛转移的话,能够吸收131碘的甲状腺组织也估计不到1-3%。那么如果,医生给你做131碘治疗,即使一般最大剂量250mCi,真正被甲状腺组织吸收的131碘,也就7.5mCi。其它的主要分布在胃肠道和泌尿道,然后通过大小便被排泄出去。这样,服碘后的头几天,身体内的排泄物的放射性是非常大的,所以,一般要求住院治疗。这主要是防止排泄物污染环境。
131碘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物理半衰期为8.04天,8天之后,放射性能自行减少一半。加上人体的生物排泄,8天之后,人体内的131碘就非常、非常低了。我们在临床检查测试发现:131碘以后, SPECT全身扫描只要患者无转移和病灶,5天后身体内的放射性95%以上已经排除,残留仅1-5%左右。131碘治疗以后,一般要求患者隔离时间是2周,2周以后是安全的,对其他人无任何影响。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以及我国的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对公众接受放射性辐射的年吸收剂量限值为1mSv。有研究表明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服131碘后第3天出院, 若按照第3天病人的平均放射性辐射剂量水平计算, 如果陪护人员1 天接触10 小时, 在1米、 3米距离下计算, 半个月的累积辐射剂量均低于国家规定的公众年吸收剂量限值1mSv。因此,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在服用131碘治疗后第3天, 在1 米或1米以上的距离接触患者是安全的。
下面是131碘治疗后在病人身体表面检测值
下面是2017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甲状腺病人131碘治疗后出院后活动的相关要求,注意:1mCi=37MBq。
从上表可以看出,出院2周以后就可以自由行旅游了。
本文是陈万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