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汤丽新 人已读
一、何谓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高尿酸血症、痛风是一常见的慢性病,病程较长,在超重或肥胖型的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种,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主要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体内产生过多的尿酸,继发性是由于肾功能受损排出尿酸的能力下降而引起的血中尿酸增高。长期的血尿酸过高,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泌尿道结石和肾脏病变。患有慢性痛风的病人,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关节损伤、创伤感染、饮食不当和寒冷刺激等情况下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急性发作时可有发热,局部关节的红、肿、痛、热等症状。在慢性期主要表现为慢性关节炎、痛风石、尿酸性肾结石以及肾功能损害。痛风石常见于耳廓、手指、脚趾关节等外侧,痛风患者常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等病症。
二、日常饮食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
人体内的尿酸来自二个方面,主要是由体内嘌呤生物合成代谢而来称为内源性来源,占血中尿酸来源的大部分。另有约20%是从富含嘌呤的食物中摄取,称外源性来源。饮食中摄入的嘌呤过高,可使血中尿酸升高,也可诱发痛风的发作。合理饮食可减少食物性的尿酸来源,并促进尿酸排出体外,而饮食不当可诱发急性发作,因此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要经常注意合理而恰当的饮食。
三、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体重要控制:肥胖者容易患痛风,因此应使体重保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要经常称体重,使自己每天摄入的食物既满足营养的需要又不会使体重过高,如健康允许的话,应有适当的运动以增强体质,防止肥胖。如需减肥,要在医师和营养师指导下进行,体重下降不宜过快,以免产生酮体而影响尿酸的排出。
2、油脂要少食:高脂肪饮食可影响尿酸排出体外,脂肪也是高能量的营养素,进食过多的油脂易使能量过高,导致肥胖,因此应避免食用猪牛羊肥肉和肥禽,烹调时应少用油。
3、肉禽要适量:各种肉类、鱼虾、禽类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是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所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人不宜进食过多的肉禽食品。
4、水份要多饮:水份能帮助尿酸排出体外,日常饮食中可多选用含水份多而又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及增加饮水量,使之能保持每日摄入8~10杯的水,不少于2000毫升。
5、嘌呤要限量:急性痛风患者每日食物中嘌呤的摄入量应低于150毫克,缓解期可适当放开。根据各种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可将食物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食物可按需要适量食用,急性痛风发作时多选用第一类食物;高尿酸血症患者和慢性痛风可适量食用第二、三类食物,每次以100克为限,最好先汆水后烹调食用以减少嘌呤摄入量;第四类食物以避免食用为宜。
6、烟酒要免除:吸烟有害健康,饮酒可引起体内乳酸累积而抑制尿酸的排出,增加体内尿酸盐的沉积,特别是啤酒可显著增加痛风风险,酗酒常常会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因此痛风患者应禁烟免酒。
7、蔬菜要多食,水果要适量。蔬菜为成碱食物,有利于改善体内的酸碱平衡,有利于预防尿酸结石,水果虽好,但由于果糖过多可加速尿酸生成,增加痛风的风险,故不宜大量食用。
8、烹调要合理。食物烹调以蒸、煮、焯拌、炖等方法为宜,免用强烈、辛辣的调味品,食盐摄入量少于4克/天为宜。避免油炸、高油、高糖的食物以及盐腌食品。
四、食物的选择和搭配
第一类:嘌呤含量很少,可以根据需要适量选用的。
谷类:大米,小米,小麦,荞麦,玉米,面粉等各类谷物,各种淀粉。
蛋类:各种蛋及蛋制品。但蛋黄中胆固醇较高,每日以1只为宜。
乳类:各种鲜奶、奶酪及其他奶制品,但以低脂不加糖为好。
蔬菜类:各种蔬菜如卷心菜,胡萝卜,青菜,黄瓜,茄子,莴笋,甘蓝,南瓜,倭瓜,西葫芦,冬瓜,番茄,萝卜,
土豆,黄芽菜,各种薯类,芋艿,果胶、豆胶。
水果类:各种鲜果及无糖干果。
饮料:淡茶,苏打水,咖啡(无糖)。
其它:海参,海蜇,海藻,枸杞,海带,木耳,嫩豆腐等。
各种油脂和糖,本身不含嘌呤,但由于要控制热能,应适量选用。
第二类:嘌呤含量较少的食物
四季豆,青豆,菜豆,菠菜,蘑菇,麦片,蟹,牡蛎,鸡肉,羊肉。
第三类:嘌呤含量较多的食物。
扁豆,干豆类,干豌豆,鲤鱼,鲈鱼,贝壳类水产,猪肉,牛肉,牛舌,小牛肉,鸭,鹅,鸽子,鹌鹑,兔,鳝鱼,鳗鱼。
第四类:嘌呤含量最多的食物,应避免食用。
胰脏,肝,肾,脑,肉汁,凤尾鱼,沙丁鱼,火锅汤等。
本文是汤丽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