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酸到痛风的蜕变之路
谈起痛风,就绕不开尿酸的升高,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思索,痛风的发生必然是有尿酸的升高,但尿酸高的人群不是都会发生痛风,而只有一小部分会发生痛风。尿酸和痛风到底是如何发生联系的,如何隔断尿酸和痛风之间的联系,带着这个问题,今天和大家聊下尿酸到痛风的蜕变之路。
生理状态的尿酸
1898年,德国人Emil Fischer发现尿酸来自嘌呤代谢,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证明了嘌呤是尿酸的来源,而嘌呤是机体的一种正常物质,是参与构成细胞核内核酸的主要成分之一。
嘌呤来源即是尿酸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嘌呤约占80%,来自机体自身细胞核核酸的氧化,外源性嘌呤约占总嘌呤的20%,主要来自食物的摄取。在正常情况下,体内嘌呤代谢产生的尿酸,2/3以尿液的形式由肾脏排出,余下的1/3主要从肠道排出,生成和排泄维持着动态的平衡,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不对健康造成危害。
生理状态的尿酸在演变为病理状态的高尿酸血症之前,没有病理作用,不会开启尿酸到痛风的蜕变之路
生理情况下,尿酸的来源和去路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不具备发生痛风的基础条件,当然也不会发生痛风。
生理状态的尿酸表现为血尿酸数值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内,男性不超过420umol/L,女性不超过360umol/L。
生理状态下,处于正常值范围内的尿酸为什么不会发生痛风呢?
因为尿酸具有一定溶解度,当在正常值范围内,其溶解在血液中,不从血液中析出,而游离在血液中的尿酸主要通过尿液的形式从肾脏排出体外,是不会产生病理作用的,当然也不会发生痛风。
生理状态的尿酸演变为病理状态的高尿酸血症,未形成病理产物单钠尿酸盐之前,只是形成了痛风发生的前提条件,而不会发生痛风。
当尿酸的来源增多或排泄减少,尿酸的来源和去路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就会进入到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表现为血尿酸数值的升高,大于420umol/L,但此期只是奠定了痛风发生的前提条件,而不会发生痛风。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为什么不会发生痛风呢?
因为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请谨记一个重要的关键语句描述,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而不是尿酸所致的相关性关节病,只有尿酸从血液中析出形成单钠尿酸盐,单钠尿酸盐沉积关节才会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尿酸超过正常值,而不发生痛风,主要是由于机体对尿酸的升高有一定的缓冲和代偿功能,尿酸的轻度升高还不会形成单钠尿酸盐,而没有单钠尿酸盐沉积的关节则不会发生痛风。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由于没有症状,主要见于体检的人群,此期是否需要治疗,答案肯定是需要治疗,如不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进行干预,则有演变为有症状的痛风可能。但治疗不是强调药物治疗,而是调整生活方式的非药物治疗,如低嘌呤饮食,体重的控制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多能避免痛风的发生。
病理状态的高尿酸血症形成病理产物的单钠尿酸盐,单钠尿酸盐沉积作为致病因素诱发炎症,就完成了尿酸到痛风的蜕变。
尿酸的来源增多或排泄减少,如长期得不到纠正,尿酸的来源和去路之间的平衡就会被彻底打破,当超过机体自身的缓冲和代偿范围,就会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进入到临床痛风阶段,开启并完成了尿酸到痛风的蜕变之路。
痛风发生后除表现为血尿酸数值的持续升高,还有典型的痛风临床表现,如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
持续的高尿酸血症为什么会发生痛风呢?
因为当血液中尿酸长期并明显高于正常值范围,超过了尿酸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尿酸就会从血液中析出,以单钠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等组织,而沉积的单钠尿酸盐则会通过在沉积部位诱导炎症反应而发挥病理作用,沉积在关节会发生痛风性关节炎,沉积在肾脏会发生尿酸性肾病,沉积在尿路则会发生尿酸性尿路结石。
所以痛风发生后治疗分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单钠尿酸盐在沉积组织诱导炎症的抗炎止痛处理,即对症治疗,二是针对导致单钠尿酸盐沉积的高尿酸血症的降尿酸处理,即对因治疗。
痛风具体治疗在此不做赘述,只强调下痛风治疗要点,只有做好了降尿酸的对因治疗,才能避免反复的抗炎止痛对症治疗,达到既治愈了痛风,又不出现药物副作用之目的。
降尿酸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的非药物治疗,而最终目标除了不发生痛风,更重要的是让血尿酸长期保持在正常范围,使尿酸不会形成单钠尿酸盐,从而不具备形成痛风的发生条件。
生理性尿酸是病理性高尿酸血症之因,单钠尿酸盐是病理性高尿酸血症形成的病理产物,高尿酸血症则是单钠尿酸盐形成之因,作为病理产物的单钠尿酸盐才是痛风发生之因。
以此规律回答此文开始所提之问题,尿酸和痛风到底是如何发生联系的,如何隔断尿酸和痛风之间的联系,答案则是尿酸和痛风是通过高尿酸血症和单钠尿酸盐发生联系的,阻止了尿酸到高尿酸、高尿酸到单钠尿酸盐形成就是隔断了尿酸和痛风之间的联系。
常见食物中嘌呤含量
1、嘌呤含量少或不含嘌呤的食品:精白米、玉米、精白面包、馒头、面条、通心粉、苏打饼干、卷心菜、胡萝卜、芹菜、黄瓜、茄子、甘蓝、莴苣、南瓜、西红柿、萝卜、山芋、土豆、泡菜、咸菜、龙眼、各种蛋类、牛奶、炼乳、麦乳精、各种水果及干果类、糖果、各种饮料包括汽水、各种油脂、杏仁、核桃、果酱等。
2、每100克中嘌呤含量<75毫克的食品:芦笋、菜花、四季豆、青豆、豌豆、菜豆、菠菜、蘑菇、麦片、鲱鱼、鲥鱼、鲑鱼、金枪鱼、白鱼、龙虾、蟹、牡蛎、鸡、火腿、羊肉、牛肉汤、麦麸、面包等。
3、每100克中嘌呤含量75毫克~150毫克的食品:扁豆、鲤鱼、鲈鱼、梭鱼、鲭鱼、贝壳类水产、熏火腿、猪肉、牛肉、牛舌、小牛肉、鸡汤、鸭、鹅、鸽子、鹌鹑、野鸡、兔肉、羊肉、鹿肉、肉汤、肝、火鸡、鳗鱼、鳝鱼。
4、每100克中嘌呤含量150毫克~1000毫克的食品:胰脏825mg、凤尾鱼363mg、沙丁鱼295mg、牛肝233mg、牛肾200mg。
本文是张金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