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到底是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自学帖)
下腰椎连接着腰椎和骨盆,活动度大而且承载压力最大,椎间盘最容易在这个部位发生退变和损伤,因此,腰4-5和腰5-骶1节段椎间盘突出发病率最高,大致占90%以上。人在不同姿势下,腰椎的负荷程度差别很大,见下图:
按照一个成年男性体重约75kg计算,卧床时腰椎负重最小(25或75kg),直立位时可达100kg,座位时140kg,而不管是站立位还是座位,身体前倾都会明显增加腰椎的负重,从而进一步引发腰椎间盘突出。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大致4类,从核磁或CT上可以初步判断:
1.膨出:纤维环完整,髓核向椎管内均匀隆起,多数病人没有明显症状,尚属于早期改变。
2.突出:纤维环内层破裂,外层完整,髓核向椎管内突出更多,常因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疼痛症状。
3.脱出: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入椎管,不仅可以引起神经根损害,而且常出现硬脊膜囊压迫导致马尾神经损伤,出现临床不适。
4.游离椎间盘:髓核从纤维环破口完全脱入椎管,在椎管内形成游离的。
临床表现
1.腰痛:参考上面介绍的椎间盘突出的类型,多数患者都是从膨出、突出向脱垂、游离一步步加重发展的。早期阶段,腰痛多为首发症状。主要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挤压纤维环外层、后纵韧带以及Hofmann韧带,刺激这些部位的窦椎神经所致。表现为下腰部及臀部弥漫性钝痛。
2.坐骨神经痛:由于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突出,因此90%以上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表现为从腰骶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或后方至足部,呈放射性疼痛。病人在负重、弯腰时容易诱发加重。
3.马尾神经损伤:当椎间盘进一步脱出甚至游离时,除了压迫相应节段神经根外科,还可对硬脊膜囊内的马尾神经产生压迫,病人可能出现会阴区的麻木感,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神经根在腰椎管内形似“马尾样”排列,所以称为马尾神经。马尾神经不是特指一根神经,而是由若干神经根组成的神经丛。
医生如何查体
1.腰椎侧弯:这是一种姿势代偿性侧弯。病人如果向一侧弯腰疼痛,则会习惯性地改向对侧弯腰,以减轻疼痛,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腰椎侧弯。
2.腰部活动受限:由于担心加重疼痛,病人一般不能像正常人一样随意活动腰部。
3.局部压痛及骶棘肌痉挛:多数病人会在病变节段的棘突间或椎旁有压痛,严重时按压局部会引发或加重坐骨神经痛。
4.神经损害体征:突出椎间盘压迫不同神经根,会引发相应神经支配区的运动、感觉障碍,具有很好的定位诊断意义。
5.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腰4-骶3神经根构成了坐骨神经,在直腿抬高时均会受到牵拉。一般人可以平卧时抬腿超过70°,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很难达到,且会出现抬高一侧腿的放射性疼痛。该表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征性体征,阳性率90%以上。
6.股神经牵拉试验:提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如腰2-3,3-4椎间盘等。
影像学诊断
1.X线检查:无法直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但是可以提供间接证据,如:
(1)正侧位:椎间隙变窄、骨质及小关节增生、是否滑脱、腰椎曲度改变。
(2)双斜位:椎间孔变小、是否峡部裂。
(3)动力位:腰椎节段稳定性变差。
X线最重要的目的还包括可以排除腰椎肿瘤、感染或畸形等。
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
2.核磁检查:是最佳的检查手段,特别适合显示神经、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结构。可以详细了解突出椎间盘与硬脊膜囊和神经根之间的关系。
腰5-骶1椎间盘突出
3.CT检查:腰椎CT更适合显示骨性结构,包括腰椎管的形态、椎间盘钙化等等,也可以用于判断椎间盘的突出情况。
旁中央型椎间盘突出
虽然核磁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但是X线和CT对于综合了解病情及制定手术治疗方案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一定要做!
诊断要点
1.下腰部疼痛,沿坐骨神经范围的放射性下肢疼痛
2.对应神经根损伤症状,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3.影像学可见明确的椎间盘突出
以上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证据必须三位一体,相互对应,否则诊断无法确立。
通过这篇文章,相信大家已经初步掌握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查体和诊断方法,当遇到类似问题时自己可以尝试大体判断一下病情。但是,菲哥要特别提醒一点,以上内容仅限于典型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仍有部分病人可能同时合并有椎管狭窄、腰椎滑脱、侧弯畸形或者椎管内肿瘤等情况。所以,建议有腰部和下肢不适的朋友还是应该到正规医院就医,通过医生的专业判断,来帮助自己明确病情,以免因为自己判断错误或没当回事,而贻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我的相关文章链接:
如需咨询,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
1.在好大夫上申请与我图文问诊或电话咨询;
2. 出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门诊,周五下午;
3.扫描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里面还有更多相关文章!
本文是许菲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