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62岁34极外侧突出微创手术
张西峰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28日70
0
0
-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家经常关心的10个问题?
1、什么是椎间盘?椎间盘是连接两个椎体之间,中央为髓核,外周为纤维环,上下两端为与椎体连接的软骨终板构成的器官。它的功能类似于铰链和气囊,在脊柱活动中发挥一定的限制过度活动、缓冲压力的作用。2、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什么疾病?由于人随着年龄增长,器官出现老化,有研究显示椎间盘从大约18岁以后就开始退变。首先是髓核失去水分,纤维环部分或全程出现破裂,髓核从薄弱处膨出、突出、甚至脱出,压迫或刺激附近神经根,从而出现腰痛、下肢放射痛、腿麻等一系列症状,才能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只有影像学突出而无症状归为腰椎间盘突出。3、什么是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怎么还有的椎间盘向椎体突出?椎间盘突出根据形态可以分为如下图所示几种类别,这种分类更多是为了影像科医生与临床医生的沟通顺利,与病情严重程度有时并不总能密切相关。患者无需对此类描述用词有过多焦虑。当椎体软骨终板破裂,髓核可经此突入椎体内(如下图),形成许莫氏结节。有些患者腰痛可能与此有关。4、年青人为什么会出现椎间盘突出?青少年椎间盘突出患者占总患者中比例可以打7%左右,小于30岁年青椎间盘突出患者占总患者比例可达30%。青少年椎间盘突出一般认为还是椎间盘退变和日常生活及运动过程中轻微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椎间盘退变与家庭遗传也有一定关系,有研究发现50%青少年椎间盘突出患者有椎间盘突出家族史。日常生活及运动过程中轻微损伤常常也与体重过大,搬运重物等密切相关。5、椎间盘突出不想做手术保守治疗可以吗?日常生活中如何注意预防症状复发?通常大约90%椎间盘突出患者通过6-8周的保守治疗会出现症状改善,而且有些还会出现突出椎间盘组织自发吸收,因此对于初次就诊的椎间盘突出患者,一般会建议保守治疗2-3月。但是如果患者有大小便功能障碍(马尾综合征)或者进行性下肢肌力下降还是需要即刻手术治疗。对于椎间盘突出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还是建议在疼痛能耐受情况下,尽可能保持日常生活所需活动。锻炼腰腹部核心肌肉,避免久坐就站,避免过多弯腰、下蹲及不正确抬重物是预防症状复发的关键。6、椎间盘突出选择什么样的手术方式最合适?对于年轻的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治疗首选微创髓核摘除,微创手术目前大多是在内镜或显微镜辅助下手术,较常见的技术包括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UBE下髓核摘除、手术显微镜下髓核摘除等。如果合并有不稳、椎间盘源性的长期慢性腰痛等因素也可以考虑融合手术。7、椎间盘突出做了手术会复发吗?有什么方式可以预防吗?不同研究报道的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复发(一般指手术后症状缓解半年后出现)的发生概率在5-15%之间,我个人的经验是不超过5%。与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糖尿病、年青患者、体重过大、频繁反复地腰部活动、工作性质及轻微外伤。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身,因此锻炼环绕腰椎的背部、腹部肌肉力量以维持腰椎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工作中的久坐、久站及反复弯腰尤为重要。一项芬兰研究认为步行或骑车上班是适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运动方式。8、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后复发还可以手术吗?椎间盘术后复发还可以手术的,根据第一次手术的情况还可以再次微创行髓核摘除或者融合手术。手术疗效并不会比第一次手术后疗效差。9、椎间盘突出微创髓核摘除术后如何康复?椎间盘突出微创髓核摘除术后第一天即可开始适应新训练,鼓励疼痛能耐受情况下的短时行走活动,但是需要避免躯干扭转运动及前屈活动,之后第二周就可以开始核心肌群训练比如“拱桥”、“平板支撑”、训练髋、臀部肌肉等。一般建议在术后4-6周开始进行短期的强化康复锻炼,以适应日常生活或者工作的恢复。10、术后多久可以恢复工作?多久可以恢复锻炼?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大约30%医生会建议患者微创术后出院就可以恢复日常工作,但是大部分医生还是会建议患者4-6周后恢复工作及日常活动。当通过术后康复训练腰椎在各个范围活动无痛,而且髋关节、腘绳肌牵伸运动无痛的情况下,可以开始逐步恢复锻炼。针对美国职业运动员的研究表明,接受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运动员术后是可以恢复到术前的运动水平。
熊伟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23日1111
0
1
-
腰背肌锻炼都有什么?
经常会有患者问到我:医生,咱们腰背肌锻炼怎么做呢?为了方便大家查看,整理了成了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腰背部康复锻炼主要分为两类:第1个是有氧运动,可以游泳,蛙泳,自由泳仰泳都可以第2个是做局部肌肉的训练,尤其是核心肌群的练习,包括:1.臀桥2.平板支撑3.深蹲4.小燕飞建议可以去健身房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做一些核心肌群的练习。或是去医院康复科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不要在有疼痛症状的时候进行锻炼,否则可能会加重症状!通过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后1-2周可以按身体承受程度循序渐进的进行锻炼。
蒋继乐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13日162
0
2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什么情况需要做手术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组成,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因外力作用下,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患了腰椎间盘突出,首先推荐大家首选保守治疗,大概80%左右的腰突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当然,在保守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习惯,避免久站久坐、弯腰负重等不良姿势,同时进行腰背肌锻炼,提高腰椎稳定性,如果腰突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过于严重,就要考虑手术治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用不用手术,什么时候手术,做微创手术还是开刀手术?是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关心的问题,也是困扰患者的问题,我们建议患者在手术选择方面谨慎一些,不盲目进行手术也不盲目抗拒手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很多,患者的症状、个人体质等,保守治疗效果等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手术选择,建议参考以下几点: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经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反复发作,症状严重的患者。2、突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剧烈,无法缓解且症状持续加重的患者。3、下肢肌力受影响、出现马尾神经症状的患者。4、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脊柱侧弯、侧隐窝狭窄等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5、病史长,且反复发作,发作时症状重的患者。6、首次发病出现严重下肢麻木、无力、瘫软、大小便等方面的问题。(麻木是长时间无知觉)以下六种情况建议微创或开放手术治疗1、得病半年以上,正规保守治疗无效2、疼痛剧烈,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3、出现了肌肉力量下降、肌肉萎缩等问题4、保守治疗有效,但反复发作且疼痛较重5、特殊类型的突出(椎间孔区、椎间孔外型突出)6、出现了大小便不能控制的情况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退变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现在年轻人也很多,不建议首选开放性手术是因为手术存在并发症风险,此外手术后不按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会出现术后顽固性疼痛、大小便功能障碍和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当然,达到手术病症的时候还是要做的,谨记术后仍然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日常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反复进行扭腰、弯腰等高强度动作,加强腰背肌核心肌群力量训练,以防再次复发。咨询请到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二楼205,疼痛门诊。
李金虎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13日169
0
0
-
腰椎间盘突出症,什么情况才要手术?4个条件先搞清楚
医生,腰椎间盘突出症一定要手术吗?”50岁的刘女士在我这里查出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出了如此疑问。她是一家装修公司的员工,经常需要干一些体力活,一年前出现了腰痛的症状,而且伴随着左下肢疼痛。但是我认为刘女士并没有达到手术的指征,建议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坚持一段时间过后,刘女士疼痛的症状有了缓解。目前大部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一般情况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达到相应的指征,才进一步考虑是否手术:一、保守治疗无效,包括口服药物、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都无效,患者的症状十分严重,以至于患者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二、保守治疗效果反复,也就是治疗有时有效,有时无效,病程比较长,患者的生活也因为这些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三、患者肌力下降得厉害,行走严重受到影响,感觉腿部力量越来越差,走路感到腿部十分沉重。四、椎间盘突出压迫到马尾神经,出现了马尾综合征,患者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这4点是临床上比较关键和常用的手术指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个预后比较良好的疾病,患者不需要太过于忧虑,它可以通过规范的治疗方式取得不错的预后。至于需不需要手术,选用何种治疗方式,具体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人的情况都有差别,患者需谨遵医嘱。
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科普号2023年01月09日353
0
1
-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微创好还是开放好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是做开放性手术好,还是微创椎间盘镜椎间孔镜的手术好,这个并不能一概而论。无论是做微创的手术,还是做微创的孔镜的手术,它都是有风险的,并不是说你微创手术的风险就会小,开放的手术风险就会大,所以任何的手术,都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如果是一个单纯的椎间盘突出,那当然是做微创的手术方法要好,但是如果合并了椎管狭窄,合并了腰椎滑脱,甚至有钙化等等这些情况,强行地做微创的手术,手术的风险就大大地增加了,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就要选择开放的手术了,开放的手术对于这些疾病,可能风险就要小得多,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要听从医生的意见,如果这个医生做开放的手术要比微创的手术要好得多,那他更觉得开放的手术更舒适,当然要选择开放的手术而不能强求做微创的手术。,
陶惠人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07日425
0
3
-
腰突引起脚麻怎么办?
腰突引起脚麻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要尽早地解除压迫,采用微创的手术治疗。否则压迫时间越长,麻木的时间就越会越长,而且手术后恢复的时间也会延长,甚至不能恢复。早期患者会感觉到一条腿的疼痛和麻木。随着时间的延长,疼痛会逐渐缓解,但是麻木会持续,而且时间会很长,腰椎神经如果长期受突出的椎间盘的压迫,时间长了以后,神经的坏死是不可逆的,是很难恢复的。如果是经过专业的正规的医生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尽早接受手术治疗,解除压迫。
史国栋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06日184
0
1
-
27岁腰1-2突出钙化微创手术治疗
张西峰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27日58
0
1
-
颈腰椎的内固定物寿命如何?什么时候需要取出来?
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张立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目前的颈腰椎手术,经常需要在我们的体内“放一些东西”,有不少病人非常关心,我体内放的这些“东西”,有没有使用寿命?强度以及性能如何?作为病人来讲,如何保养?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的确,作为现代人来说,越来越多的工业技术产品进入我们的生活,这对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准、改善生活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这些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工业技术产品比方说我们买的家用轿车、买的洗衣机、电冰箱、电视等工业产品,一般来说,正常使用情况下,都有个使用年限和寿命的问题,家用轿车还有个使用20年或是多少年可能面临着强制报废的问题;这些工业产品也还都有个平时保养的问题,使用得当,保养良好,往往能够用延长使用年限……,所以,作为患者有这些疑问,提出这些问题应该是非常正常的。早期的骨科手术是很少放什么“东西”的,比如一百多年前的骨科手术大多是截肢以及病灶的切除手术,后来,随着现代科技以及工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相关工业技术及产品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骨科手术中来。一般老百姓知道得最多的可能就是骨折的钢板内固定手术了,这大概是骨科手术中往患者体内放的最常见的“东西”了。颈腰椎手术中往患者体内放的“东西”,从骨科专业角度讲,我们叫做内植入物。颈腰椎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颈椎前路的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包括间盘切除或椎体次全切除,在脊髓和神经根充分减压以后,需要植入椎间融合器、钛网、人工椎体、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骨植入,然后需要使用钛板内固定,最后达到椎体之间的骨性融合。2. 颈椎前路间盘切除以后,采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人工间盘就是内植入物。3. 颈椎后路手术主要采用单开门或双开门的椎管开大成形术,开大的椎管需要采用开门侧支撑钛板固定、钛缆固定、还可以加用异体骨支撑植骨,最后达到开门的门轴的骨性融合,以维持稳定持续的开门状态。4. 颈椎后路手术采用椎板切除或椎管开大成形术后,某些情况需要采用侧块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最后达到椎体之间的骨性融合。5. 腰椎的间盘切除,椎管减压手术后,需要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体间植入椎间融合器,最后也是达到椎体之间的骨性融合。从上边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来,颈腰椎的手术大多数是减压融合内固定,另外还有少数的颈椎的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其他少见的手术方式,我们就不在这里讨论了。一般来说,颈腰椎的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手术后2周左右,融合的部位开始出现软组织的纤维性愈合;此后,融合部位的纤维愈合逐渐被骨组织所代替,大概在手术后二三个月左右逐步达到骨性融合;术后半年左右,骨性融合部位的骨组织开始塑形,大概术后一年到一年半左右,达到牢固的骨性融合。也就是说,手术中放进体内的颈腰椎内固定物,在体内起作用的时间,从术后开始到术后大概3个月左右的时间是最关键的,在这段时间里,内固定应当牢固,为骨性融合提供坚实的临时固定的保证;在这段时间里,同时应该辅助以适当的外固定物,包括手术后的颈围领、腰围、颈腰支具等,同时应当减少颈腰椎的过度及剧烈活动,对颈腰椎加以保护,防止内固定物的松动。而到了术后半年至一年左右,最迟到术后一年半左右,一般来说,内固定融合部位的骨组织就已经达到了牢固的骨性融合了,这些内固定物就不起作用了。当然了,由于种种原因,如果最终没有达到骨性融合,这些内固定物必然出现部分的松动或者断裂,最终导致内固定的失败。所以说,这些颈腰椎的内固定物,其实就是在达到最终骨性融合之前的临时性固定,并不是永久起到固定的作用,最终达到人体自身的骨性融合以后,可以最终重建椎体间的稳定,或者颈椎的后路开门术后可以达到椎板开门的最终稳定。当达到最终牢固的骨性融合以后,这些内固定物就不起作用了。从上边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内固定物在体内真正起到稳定的内固定的作用的时间大概也就是从手术后一开始到术后半年左右的时间,其中术后大概3个月以内是最关键的。那么就又有患者朋友关心了,既然术后1年半时间以后,这些内固定物不起作用了,那么是不是应该取出来呢?什么时候取出来合适呢? 多年以前,我们骨科手术使用的内固定物主要是医用不锈钢,医用不锈钢在人体内仍然可能和人体组织可能有些组织反应,因此,骨科四肢部位的手术,如果使用了不锈钢的内固定物,在手术后的1.5年以后,如果骨折已经愈合,是可以取出内固定物的。但是,脊柱部位的内固定物,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过程与四肢部位相比,手术相对复杂。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过程,其麻醉和手术操作过程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人体组织会有一定的损伤风险;脊柱部位的解剖结构比较复杂,经历过一次手术后,局部的解剖结构会产生比较大的变化,局部可能有比较多的瘢痕增生,而且脊柱局部有比较重要的脊髓、神经、血管等重要的组织结构,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一来内固定物取出的过程可能会比较困难,二来取出内固定的过程导致重要的脊髓、神经、血管等重要的组织结构损伤的风险可能比较高;而且,现在脊柱手术所使用的内固定物,目前已经淘汰了医用不锈钢,使用的是钛合金的内固定物,目前认为,钛合金的内固定物与人体组织相容性非常好,所以,目前认为,脊柱手术中所使用的钛合金内固定物,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术后的内固定物是不需要取出来的。 那么,脊柱手术后,什么样的情况属于特殊原因?需要取出内固定物呢?前面讲了,绝大多数的脊柱内固定物都能达到很好的内固定的效果,最后是可以不需要取出来的。极少数情况下,脊柱内固定可能会出现松动、断裂、植骨不融合,某些原因是由于手术操作的问题,某些原因是由于患者骨质疏松,还有可能是由于局部感染等因素,最终导致了内固定失败,这种情况可能就需要取出内固定物了。还有一种情况,患者当时的脊柱内固定手术是成功的,局部也达到了骨性融合,但是以后由于疾病的进展和变化,需要在原来的部位再次手术,这也可能需要取出原有的内固定物,重新更换内固定物,重新植骨融合,这属于脊柱的翻修手术了。 前面讲了,脊柱的重新再次翻修手术,比第一次手术局部的解剖结构更复杂一些,手术操作难度更大一些,效果可能更差一点,需要更加仔细认真的操作。
张立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24日425
0
1
-
【罗氏正骨法】传承罗氏正骨精髓 与时俱进创新罗氏正筋八法
历经时代变迁,罗氏正骨法在一代一代人的传承下,以及与骨伤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其中,罗氏正骨法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素兰医疗特需专家罗素兰主任,传承罗氏正骨法之精髓,结合50余年临床经验,与时俱进,创新罗氏正筋八法,为推动罗氏正骨法的发展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所听说的罗氏正骨法到底“神奇”在什么地方罗氏正骨法在治疗前,首先要对病情进行明确诊断,之后采用一法多用、多发共用的治疗方案对症治疗,在手法治疗过程中,需结合三核心、正骨法则五要素、三兼治、三定点诊疗法,所以,才能形成罗氏正骨法手法治疗“稳、准、轻、快”的特点,最后,结合有效药物,不但适合于自然灾害的救护,也适合于慢性病和软伤的有效诊疗。成熟的核心思想,铸造骨伤疾患防治“利器”-罗氏正骨法罗氏正骨法的核心为五言三十七字令:摸接端提拉,扳拨按摩压。顶挤蹬揉捏,松解点穴“法”。捧拢复贴“用”,旋转“与”推拿。摇摆挂牵引,分离叩击打。治疗过程中,巧妙配伍一法多用、多法共用,同时辅以汤药,内外兼治,多管齐下,让患者免除病痛折磨。除此外,需牢记诊疗要诀:凡正骨者必察其形,询其源,触其位,闻其声,施其法,观其志意与疾能,方可疗以筋骨之患!罗氏正骨法系统技术要领,治疗骨伤疾病见效快、痛苦小、疗效好1.罗氏正骨法的技术特有理念三核心、五要素、三定点、三兼治、两轻一重。其中三兼治在治疗上完善了手法的作用,不仅还纳组织的归位,而且为愈后确保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弥补了只管骨折,不顾软组织功能障碍的缺陷。相互连接的三兼治手法根据解剖学分解:正骨:矫正断骨错位合拢还原位正筋:拨正游离、浮起、扭转、出槽的筋腱正肌肉:并拢损伤后分离、肿胀浮起的肌肉2.罗氏正骨法的技术主要特点稳准轻快,疗效高、见效快、患者痛苦少3.罗氏正骨法要素断而须则固,固而须则适,绀而须则祛,僵而须则软,节不利而活之。罗氏正骨是系统的、成熟的、拥有丰富学术内容和卓著医疗成就的骨伤疾患治疗手法,熟练掌握需要持续的严格按照核心理念练习,并经过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才能真正掌握并传承,而罗素兰主任不仅传承罗氏正骨法之精髓,并在5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和手法经验总结,凝练而出罗氏正筋八法,以完善筋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什么是罗氏正筋八法罗氏正筋八法适用于筋伤(又称软组织损伤)疾患,是指各种外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导致人体皮肤、皮下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关节软骨、周围神经及血管等组织的损伤,筋伤类疾患是随着疾病谱的不断改变,而逐渐增多,罗氏正筋八法为完成加强筋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的迫切任务,经过罗主任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而出,主要适用于筋出槽、骨错缝等肌筋损伤疾患。哪些骨伤疾患适用罗氏正筋八法?出现以下临床表现,均可通过罗氏正筋八法进行手法治疗,详情如下:1.外伤史:如扭伤、抻伤、踒伤、戳伤、摔伤、砸伤、蹲伤等数种原因。2.疼痛:伤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疼痛,亦有部分患者在伤后数小时或数日发病。3.肿胀:肿胀程度不一,与受伤姿势、外力大小有关。4.畸形:与骨折后的畸形有较明显的区别,局部隆起或关节部位出现内外翻旋之象。5.活动受限:急性损伤,患肢关节主动活动受限,被动活动尚可。损伤日久可出现主、被动活动均受限。6.肌肉萎缩:由于病程日久、气血不畅,局部供血受阻,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7.脊柱、四肢关节:退行性病变的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罗氏正筋八法的手法治疗特点1触诊检查:八字触诊检查是“罗氏正骨法”的特色手法之一,它既是一个检查手法,又是一个治疗手法。它直接作用在病点及反应区域,舒展结节,贴按浮起之筋腱,杵按平整凸起之骨缝,分理疏通经络气血,还原一个自我正常运转的生理状态。此法既是检查手法又兼有治疗作用,检查的同时完成了治疗的过程,是一个具备双重功效的手法。2手法诊断:通过观察伤处的肿胀程度与皮下瘀血的范围,触诊痛点处反应出的条索、筋结、硬块、捻发音、揉沙感、错动感、凹凸感、棱梗感以及筋粗、筋硬、筋聚、筋浮、筋转等双手指腹下的触感。要求医生指腹下感觉高度灵敏,根据手感仔细揣摩做出诊断,然后进行手法整复。3辨病分析:双手触诊时的感觉,以及患者伤痛部位的感受,传导至医者大脑,进而严格区分患病点与波及到周围组织的变化感觉,对症选择治疗手法与辅助手法。4手法施治:治疗时采用“两轻一重”的治疗手法,即治疗初始阶段,手法要轻,力达皮下即可;伤后造成的筋出槽、骨错缝,进行矫正手法的角度、力度、方向需精准到位;治疗末期,因矫正手法带来的局部气血与组织的应激反应,更需要柔和轻巧的活气血、通络脉的手法。5手法功效: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机体损伤后出现肿胀、瘀血、疼痛,通过理筋、顺筋之法,可使气血畅通,肿胀消除。整复错缝:外伤后某部位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异常弹响以及相邻关节面的棱嵴感,通过杵按复贴、旋转牵扽,使关节面复平还原、筋结条索消失,达到通利关节的效果。引筋归本:筋喜温喜柔不喜刚,俗话说:“宁治十个脱位,不治一个筋伤”,这说明筋伤治疗比较困难复杂。治疗时采用轻巧、柔韧、和缓的分拨、按压、捋顺、指顶等手法,将损伤异位之筋归合到生理本位走向。松解绞索,滑利关节:损伤日久,可造成关节程度不同的变形,失去正常的活动范围,通过复贴、分拨、推按、被动屈伸关节等手法使粘连、绞索解除。罗氏正骨法的发展靠的是每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探索,罗氏正骨法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罗素兰主任,带领素兰医疗骨科团队,心怀患者,坚守一线,深挖专科领域,积极发现总结,传承并创新罗氏正骨手法,为越来越多的患者解决病痛折磨!
罗素兰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20日59
1
3
相关科普号

廖博医生的科普号
廖博 副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骨科
2995粉丝158.5万阅读

李维新医生的科普号
李维新 副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6917粉丝723.3万阅读

张西峰医生的科普号
张西峰 主任医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脊柱外科中心
2.4万粉丝365.3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祁磊 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脊柱外科
腰椎间盘突出 251票
腰椎管狭窄 136票
颈椎病 79票
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内镜微创治疗,擅长寰枢椎脱位、颈椎病、胸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脊柱侧凸、脊柱骨折脱位和骨质疏松等脊柱疾病的治疗 -
推荐热度4.8蒋振松 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 脊柱外科
腰椎间盘突出 244票
腰椎管狭窄 105票
颈椎病 84票
擅长:各种类型脊柱侧弯、脊柱后凸等脊柱畸形的手术治疗;精通脊柱外科微创手术,包括微创腰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扩张通道和经皮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和脊柱骨折,微创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脊柱转移瘤、血管瘤等;在颈椎病、胸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脊柱骨折脱位、脊柱结核、脊柱感染、上颈椎疾患等各种脊柱疾患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推荐热度4.8崔新刚 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 脊柱外科
腰椎间盘突出 229票
腰椎管狭窄 58票
颈椎病 22票
擅长:微创脊柱外科及脊柱侧弯矫形,微创椎间孔镜处理颈胸腰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微创通道处理腰椎滑脱、椎管狭窄,微创椎体成型术处理老年骨质疏松骨折、脊柱转移瘤,微创经皮固定处理青壮年脊柱骨折等。在脊柱侧弯/后凸与强直性脊柱炎畸形矫治、脊柱感染及结核等炎性病变的诊治。